中法高中教材概率与统计内容的比较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13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15-21页 |
2.1 高中概率与统计教学内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2.1.1 高中概率与统计教学内容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2.1.2 高中概率与统计教学内容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2.2 中法数学比较教育的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1-23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3.3 研究框架 | 第22-23页 |
第四章 我国高中概率与统计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 第23-31页 |
4.1 .调查研究概况 | 第23-25页 |
4.1.1 调查研究对象 | 第23-24页 |
4.1.2 调查研究目的 | 第24页 |
4.1.3 调查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4.2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5-28页 |
4.2.1 统计部分应重点学习的内容 | 第25页 |
4.2.2 概率部分应重点学习的内容 | 第25-26页 |
4.2.3 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4.3 结论与建议 | 第28-31页 |
第五章 中法高中教材概率与统计内容的比较 | 第31-61页 |
5.1 中法教材章节结构编排特点 | 第31-40页 |
5.1.1 章头的呈现方式 | 第32-34页 |
5.1.2 边框设置的呈现 | 第34-38页 |
5.1.3 法国教材的能力要求 | 第38-40页 |
5.2 内容的比较 | 第40-44页 |
5.2.1 章节内容结构和顺序比较 | 第40-42页 |
5.2.2 知识结构内容的比较 | 第42-44页 |
5.3 呈现方式与严格性水平 | 第44-47页 |
5.3.1 概念的引入与呈现方式 | 第45页 |
5.3.2 性质定理的呈现方式与严格性水平 | 第45-47页 |
5.4 中法教材对知识内容教学方面的处理 | 第47-57页 |
5.4.1 课前练习 | 第47-48页 |
5.4.2 准备活动 | 第48-50页 |
5.4.3 拓展活动 | 第50-52页 |
5.4.4 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 | 第52-56页 |
5.4.5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 | 第56-57页 |
5.5 结论及启示 | 第57-61页 |
5.5.1 章节结构特点比较结论 | 第57-58页 |
5.5.2 内容的比较结论 | 第58-59页 |
5.5.3 思考和启示 | 第59-61页 |
第六章 中法高中教材概率与统计例习题比较 | 第61-79页 |
6.1 例习题数量的比较 | 第61-63页 |
6.2 例题的功能比较 | 第63-68页 |
6.3 习题的背景水平比较 | 第68-72页 |
6.4 思考题的比较 | 第72-77页 |
6.5 结论及建议 | 第77-79页 |
6.5.1 例习题的比较结论 | 第77-78页 |
6.5.2 思考及建议 | 第78-7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5页 |
7.1 结论 | 第79-81页 |
7.1.1 国内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79页 |
7.1.2 中法教材内容的差异 | 第79-81页 |
7.1.3 中法教材习题的差异 | 第81页 |
7.2 思考及建议 | 第81-83页 |
7.2.1 教师方面 | 第81-82页 |
7.2.2 教材方面 | 第82-83页 |
7.3 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