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式音乐治疗对改善长者睡眠质量的应用研究--以GY老人院康复区老人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6-19页 |
第二章 社会工作在音乐治疗小组中的研究布局 | 第19-24页 |
2.1 “乐”享梦乡音乐小组前期设计 | 第19-22页 |
2.2 “乐”享梦乡音乐小组计划设定 | 第22-24页 |
第三章 音乐治疗小组成员的鉴别与甄选 | 第24-33页 |
3.1 老人的群体性背景 | 第24-26页 |
3.2 康复区老人睡眠困扰的原因分析 | 第26-28页 |
3.3 调查问卷回收与组员选定 | 第28-33页 |
第四章 “乐”享梦乡音乐治疗小组的实施过程 | 第33-45页 |
4.1 “乐”享梦乡小组实施过程的技巧运用 | 第33-34页 |
4.2 冥想式音乐训练:驱散杂念,初尝放松体验 | 第34-35页 |
4.3 投射参与式体验:转移注意,笔尖上的泄绪 | 第35-37页 |
4.4 肌肉放松训练:集中思绪,学会音乐放松操 | 第37-39页 |
4.5 投射参与式体验:转移注意,笔尖上的情怀 | 第39-40页 |
4.6 参与音乐训练法:发挥想象,熟睡中的花语 | 第40-42页 |
4.7 巩固回顾与分享:强化记忆,搭建习惯网络 | 第42-43页 |
4.8 夜间修炼:提升睡眠效率,习成音乐习惯 | 第43-45页 |
第五章 “乐”享梦乡音乐治疗小组数据统计 | 第45-51页 |
5.1 评估量表数据统计 | 第45-49页 |
5.2 各组员前后测数据统计 | 第49-51页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 第51-58页 |
6.1 “乐”享梦乡音乐小组总结 | 第51-52页 |
6.2 整体研究结论 | 第52-56页 |
6.3 整体研究的突破、局限与建议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77页 |
附件1:康复区问卷普查 | 第60-61页 |
附件2:访谈提纲 | 第61-62页 |
附件3: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PSQI)表 | 第62-63页 |
附件4: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 | 第63-64页 |
附件5:焦虑自评量表(SAS) | 第64-65页 |
附件6:老人主观感受评估问卷 | 第65-66页 |
附件7:“乐”享梦乡音乐小组第一节讲义 | 第66-67页 |
附件8:一周睡眠修炼日志 | 第67-68页 |
附件9:肌肉放松提示 | 第68-69页 |
附件10:每节小组具体流程安排 | 第69-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