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有限元法及动力学基本理论 | 第23-32页 |
2.1 有限元法的介绍 | 第23-25页 |
2.2 ANSYS软件的特点与使用 | 第25页 |
2.3 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响应 | 第25-31页 |
2.3.1 多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 | 第25-30页 |
2.3.2 多自由度体系运动在ANSYS中的实现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浅埋地铁车站动力响应的瞬态时程分析 | 第32-58页 |
3.1 依托工程简介 | 第32-37页 |
3.1.1 地层岩性 | 第32-36页 |
3.1.2 水文地质 | 第36-37页 |
3.1.3 场地地震效应 | 第37页 |
3.1.4 其它 | 第37页 |
3.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7-41页 |
3.2.1 模型尺寸及单元 | 第38-40页 |
3.2.2 材料的本构模型 | 第40-41页 |
3.2.3 模型的边界条件 | 第41页 |
3.3 模态分析 | 第41-43页 |
3.4 地震波的选取及调整 | 第43-46页 |
3.5 天津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 第46-50页 |
3.6 T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 第50-53页 |
3.7 E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 第53-57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围护结构及基底注浆对地铁车站动力响应的影响 | 第58-66页 |
4.1 围护结构的形式及适用范围 | 第58页 |
4.2 地下连续墙的特点 | 第58-59页 |
4.3 有限元模型 | 第59-60页 |
4.4 模态分析 | 第60-61页 |
4.5 围护结构对地铁车站动力响应的影响 | 第61-62页 |
4.6 基底注浆对地铁车站动力响应的影响 | 第62-6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结论 | 第66页 |
5.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