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权力观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二)国外研究动向 | 第13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3-14页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二)比较分析法 | 第14页 |
四、难点分析与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一)难点分析 | 第14-15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习近平权力观的理论及实践来源 | 第16-28页 |
一、习近平权力观产生的理论渊源 | 第16-21页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权力观 | 第16-17页 |
(二)西方政治思想家的权力思想 | 第17-18页 |
(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权力思想 | 第18-21页 |
二、习近平权力观产生的实践来源 | 第21-28页 |
(一)国外政党执政的经验教训 | 第21-22页 |
(二)中共政权建设的经验总结 | 第22-23页 |
(三)社会现实发展的强烈要求 | 第23页 |
(四)习近平权力观形成的个人条件 | 第23-28页 |
第三章 习近平权力观的主要内容 | 第28-41页 |
一、权力来源观 | 第28-29页 |
(一)人民是权力的主体 | 第28页 |
(二)权力来源于人民 | 第28-29页 |
二、权力价值观 | 第29-31页 |
(一)权力的价值取向 | 第29页 |
(二)权力的价值标准 | 第29-30页 |
(三)权力的价值路径 | 第30-31页 |
三、权力运行观 | 第31-33页 |
(一)公正用权 | 第31页 |
(二)依法用权 | 第31-32页 |
(三)为民用权 | 第32页 |
(四)廉洁用权 | 第32-33页 |
四、权力制约观 | 第33-35页 |
(一)以制度制约权力 | 第33-34页 |
(二)以道德制约权力 | 第34-35页 |
五、权力监督观 | 第35-41页 |
(一)权力监督的主体 | 第36页 |
(二)权力监督的对象 | 第36页 |
(三)权力监督的方式 | 第36-39页 |
(四)权力监督的内容 | 第39-41页 |
第四章 习近平权力观的基本特征及当代价值 | 第41-52页 |
一、习近平权力观的基本特征 | 第41-49页 |
(一)为民办实事的公仆意识 | 第41-44页 |
(二)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 第44-46页 |
(三)严惩腐败的铁腕手段 | 第46-49页 |
二、习近平权力观的当代价值 | 第49-52页 |
(一)有利于依法治权,从而实现依法治国目标 | 第49-50页 |
(二)有利于从严治党,从而实现廉洁政治目标 | 第50页 |
(三)有利于深化改革,从而实现政治强国目标 | 第50-51页 |
(四)有利于全民小康,从而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