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导言 | 第10-17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 (二) 个人信息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0-14页 | 
| 1. 关于个人信息的几种定义 | 第10-11页 | 
| 2. 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个人资料的关系 | 第11-13页 | 
| 3. 本文对个人信息的界定 | 第13-14页 | 
| (三) 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重要意义 | 第14-17页 | 
| 1. 有利于弥补传统部门法的局限性 | 第14-15页 | 
| 2. 有利于改善消费环境并促进消费 | 第15页 | 
| 3. 有利于提高我国消费者的保护水平 | 第15页 | 
| 4. 有利于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 第15-17页 | 
| 一、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现状及问题 | 第17-21页 | 
| (一) 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现状 | 第17-18页 | 
| (二) 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18-21页 | 
| 1. 现有立法效力级次过低,适用范围有限 | 第18-19页 | 
| 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改不及时 | 第19页 | 
| 3. 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机构缺位 | 第19-21页 | 
| 二、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其它障碍 | 第21-24页 | 
| (一) 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薄弱 | 第21-22页 | 
| (二) 消费者个人信息控制能力薄弱 | 第22页 | 
| (三) 行业缺乏自律 | 第22-23页 | 
| (四) 个人信息的网络保护不能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 | 第23-24页 | 
| 三、部分国家和地区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及其借鉴 | 第24-33页 | 
| (一) 美国隐私权保护立法及评价 | 第24-25页 | 
| 1. 立法模式 | 第24页 | 
| 2. 立法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 3. 评价 | 第25页 | 
| (二) 欧盟个人资料法律保护立法及评价 | 第25-27页 | 
| 1. 立法模式 | 第26页 | 
| 2. 立法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 3. 评价 | 第27页 | 
| (三) 日本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立法及评价 | 第27-29页 | 
| 1. 立法模式 | 第27-28页 | 
| 2. 立法主要内容 | 第28页 | 
| 3. 评价 | 第28-29页 | 
| (四) 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立法及评价 | 第29-31页 | 
| 1. 立法模式 | 第29页 | 
| 2. 立法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 3. 评价 | 第30-31页 | 
| (五) 上述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立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1-33页 | 
| 1. 立法模式的借鉴 | 第31-32页 | 
| 2. 立法内容的借鉴 | 第32-33页 | 
| 四、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建议 | 第33-40页 | 
| (一) 立法模式 | 第33-34页 | 
| (二) 主要内容 | 第34-40页 | 
| 1. 基本原则 | 第34-35页 | 
| 2. 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 | 第35-36页 | 
| 3. 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 | 第36-37页 | 
| 4. 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机构 | 第37-38页 | 
| 5. 自律规范 | 第38页 | 
| 6. 消费者个人信息跨国流通规范 | 第38-39页 | 
| 7. 法律责任 | 第39-40页 | 
| 结语 | 第40-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致谢 | 第45-47页 |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