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大跨度斜拉桥可靠度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大跨度斜拉桥可靠度分析的必要性 | 第10-14页 |
1.1.1 桥梁失效的危害 | 第10-12页 |
1.1.2 桥梁结构的不确定因素 | 第12-13页 |
1.1.3 大跨度斜拉桥可靠度分析的必要性 | 第13-14页 |
1.2 可靠度分析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16页 |
1.2.1 可靠度分析方法的发展 | 第14-15页 |
1.2.2 斜拉桥可靠性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结构可靠度基本理论 | 第18-34页 |
2.1 可靠度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18-21页 |
2.1.1 结构可靠度 | 第18页 |
2.1.2 结构极限状态 | 第18-19页 |
2.1.3 结构可靠指标 | 第19-21页 |
2.2 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 | 第21-33页 |
2.2.1 一次二阶矩法 | 第21-25页 |
2.2.2 二次二阶矩法 | 第25-26页 |
2.2.3 蒙特卡罗法 | 第26-28页 |
2.2.4 多项式响应面法法 | 第28-29页 |
2.2.5 神经网络响应面法 | 第29-32页 |
2.2.6 支持向量机响应面法 | 第32-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桥梁结构可靠度计算 | 第34-63页 |
3.1 支持向量机基本理论 | 第34-40页 |
3.1.1 统计学习的基本理论 | 第34-36页 |
3.1.2 线性支持向量机 | 第36-38页 |
3.1.3 线性支持向量机的回归算法 | 第38-39页 |
3.1.4 非线性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 | 第39-40页 |
3.2 支持向量机拟合功能函数 | 第40-44页 |
3.2.1 抽样方法的选取 | 第40-41页 |
3.2.2 样本的归一化 | 第41页 |
3.2.3 核函数的选择 | 第41-42页 |
3.2.4 支持向量机参数的优化 | 第42-44页 |
3.3 可靠指标的求解 | 第44-53页 |
3.3.1 传统求解方式的缺陷 | 第44页 |
3.3.2 可靠指标求解思路 | 第44-45页 |
3.3.3 函数寻优智能算法的选型 | 第45-53页 |
3.3.4 结构可靠度的计算步骤 | 第53页 |
3.4 算例验证 | 第53-58页 |
3.5 桥梁结构可靠度计算工具箱的开发 | 第58-62页 |
3.5.1 软件平台的选取 | 第58-59页 |
3.5.2 工具箱设计思路 | 第59-60页 |
3.5.3 GUI主界面 | 第60-61页 |
3.5.4 工具箱的操作 | 第61-6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大跨度斜拉桥位移失效的可靠度分析 | 第63-76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63-64页 |
4.2 有限元建模 | 第64页 |
4.3 可靠度的计算 | 第64-71页 |
4.3.1 随机变量选取 | 第64-65页 |
4.3.2 极限状态方程 | 第65-66页 |
4.3.3 可靠度求解 | 第66-71页 |
4.4 随机变量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71-7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大跨度斜拉桥应力失效的可靠度分析 | 第76-92页 |
5.1 拉索可靠度分析 | 第76-84页 |
5.1.1 拉索可靠度求解 | 第76-80页 |
5.1.2 随机变量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80-82页 |
5.1.3 随机变量灵敏度在拉索间的变化规律 | 第82-84页 |
5.2 主塔可靠度分析 | 第84-90页 |
5.2.1 主塔应力失效的可靠度求解 | 第84-87页 |
5.2.2 随机变量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87-90页 |
5.3 禹门口斜拉桥体系可靠度分析 | 第90-9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2-94页 |
结论 | 第92-93页 |
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