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面工程论文

无网格介点法参数分析及结构断裂模拟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7页
        1.2.1 无网格方法的类型第12页
        1.2.2 国外无网格法研究历史和现状第12-14页
        1.2.3 国内无网格法研究历史和现状第14-17页
        1.2.4 无网格法的优劣点第17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无网格方法概述第19-33页
    2.1 加权残量法第19-24页
        2.1.1 加权残量法的基本概念第19-21页
        2.1.2 加权残量法的基本方法第21-24页
    2.2 无网格法近似方法第24-28页
        2.2.1 无网格方法的近似函数第24-25页
        2.2.2 无网格近似函数的构造方法第25-28页
    2.3 不连续性问题的处理方法第28-30页
        2.3.1 可视准则第28-29页
        2.3.2 衍射法则第29-30页
        2.3.3 透明衰减法则第30页
    2.4 本质边界条件的施加第30-32页
        2.4.1 直接法第31页
        2.4.2 罚函数法第31页
        2.4.3 Lagrange乘子法第31-32页
        2.4.4 修正的变分原理第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无网格介点法第33-49页
    3.1 介点原理第33-35页
        3.1.1 介点的定义第33页
        3.1.2 介点的作用第33-35页
    3.2 MIP法对介点功能的设计第35-36页
        3.2.1 控制局部支撑域尺度第35-36页
        3.2.2 为高次基函数的使用创造条件第36页
        3.2.3 保证近似的一致性第36页
    3.3 无网格介点法第36-41页
        3.3.1 移动最小二乘核近似(MLSc)第36-38页
        3.3.2 局部介点近似技术第38-39页
        3.3.3 MIP法离散系统方程的推导第39-41页
    3.4 MIP法程序编制第41-43页
        3.4.1 有限元法与MIP法求解结构的基本流程介绍第41-42页
        3.4.2 算法实现第42-43页
    3.5 算例分析第43-46页
    3.6 本章小结第46-49页
第四章 无网格介点法计算参数分析第49-61页
    4.1 权函数的影响第49-50页
    4.2 覆盖域支撑尺度参数第50-51页
    4.3 局部域介点布设参数第51-52页
    4.4 局部域尺度参数第52-53页
    4.5 试验算例第53-58页
    4.6 本章小结第58-61页
第五章 无网格介点法在断裂分析中的应用第61-81页
    5.1 线弹性断裂力学的基本理论第61-63页
        5.1.1 裂纹的类型第61页
        5.1.2 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与位移第61-63页
        5.1.3 应力强度因子第63页
    5.2 MIP-直接位移法求解应力强度因子第63-65页
    5.3 扩充基函数的使用第65-67页
    5.4 计算点影响域半径的确定第67页
    5.5 裂纹扩展准则第67-70页
        5.5.1 复合型裂纹扩展准则概述第68页
        5.5.2 最大周向应力准则第68-70页
    5.6 裂纹几何形状的更新第70-71页
        5.6.1 坐标转换第70页
        5.6.2 形状更新第70-71页
    5.7 Ⅰ-Ⅱ复合型裂纹扩展的数值模拟第71-72页
    5.8 算例分析第72-79页
        5.8.1 算例一 受单向均匀拉伸作用的矩形中心裂纹板第72-74页
        5.8.2 算例二 受单向拉伸作用的边裂纹正方型板第74-79页
    5.9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六章 半刚性基层开裂破坏的数值模拟第81-91页
    6.1 半刚性基层的主要裂缝类型第81-82页
    6.2 半刚性基层的非荷载型裂缝形成机理第82-83页
        6.2.1 温度收缩机理第82-83页
        6.2.2 干燥收缩机理第83页
    6.3 MIP法对半刚性基层裂缝在温缩作用下的受力分析第83-88页
    6.4 半刚性基层裂缝预防措施及建议第88页
    6.5 本章小结第88-91页
结论与展望第91-95页
    主要结论第91-93页
    展望与建议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3页
致谢第103-104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04-105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带Robin边界条件的热方程反边值问题
下一篇:基于实测车流数据悬索桥吊索的疲劳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