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自然常识论文

提高小学中年级科学课程“分组实验”效率的策略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5-17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2 研究思路图第16-17页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7-19页
    2.1 主要概念界定第17页
    2.2 心理学理论基础第17-18页
    2.3 教育学理论基础第18-19页
3 小学中段科学课程“分组实验”现状调查第19-26页
    3.1 调查目的第19页
    3.2 调查方式第19-20页
    3.3 现状分析和总结第20-26页
        3.3.1 教师问卷分析第20-22页
        3.3.2 学生问卷分析第22-26页
4 基于现状提高中段学生'分组实验'效率的策略第26-32页
    4.1 分组实验前,需科学分组、合理分工第26-27页
        4.1.1 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学生分组第26页
        4.1.2 组内实行责任分工,分工明确第26-27页
    4.2 分组实验中,学生需明确探究目的第27-28页
        4.2.1 策略一:创设情境,引领发现第27-28页
        4.2.2 策略二:明暗结合,出示有序第28页
    4.3 分组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第28-29页
        4.3.1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第28-29页
        4.3.2 加强实验指导第29页
    4.4 分组实验后,教师注重建立小组分组实验评价系统第29-32页
        4.4.1 策略一:学生自评和互评第30页
        4.4.2 策略二:小组竞争式评价第30-31页
        4.4.3 策略三:评语式评价第31-32页
5 相应策略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第32-39页
    5.1 研究方法第32-33页
        5.1.1 研究对象的选取第32页
        5.1.2 变量分析第32-33页
    5.2 实验步骤第33-34页
        5.2.1 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模式的差异第33页
        5.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分组方式差异第33-34页
        5.2.3 相应的教学策略第34页
    5.3 实验结果和分析第34-37页
        5.3.1 因变量的测量第34-35页
        5.3.2 数据统计处理方法第35页
        5.3.3 实验结果第35-37页
    5.4 实验结果分析第37-39页
        5.4.1 对学生实验能力成绩结果的分析第37页
        5.4.2 对学生科学课程学习兴趣结果的分析第37页
        5.4.3 对学生创造力水平测试结果的分析第37-3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39-41页
    6.1 基本结论第39页
    6.2 存在的问题第39-40页
    6.3 前景展望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附录第43-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华德福艺术化教育思想在高中诗歌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下一篇:故事教学在幼儿园大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