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安排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2 框架安排 | 第12-13页 |
1.4 主要贡献、可能的创新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1.4.1 贡献与可能的创新 | 第13页 |
1.4.2 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公立医院改革的制度变迁和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2.1 我国医疗体系的制度变迁 | 第14-15页 |
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2.2.1 公立医院改革进展、现状分析 | 第15页 |
2.2.2 对公立医院“公益性”概念的重新认识 | 第15-16页 |
2.2.3 对公立医院改革路径的探索 | 第16-18页 |
2.2.4 对医改试点城市改革绩效的评估 | 第18页 |
2.3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2.3.1 医疗体制管理模式的分类及选择 | 第18-19页 |
2.3.2 市场与政府的平衡 | 第19-20页 |
2.3.3 国外医疗体系改革的主要措施和趋势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公立医院改革政策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22-32页 |
3.1 公立医院改革面临的供给驱动效应 | 第22-24页 |
3.1.1 政府财政投入增加产生的驱动效应 | 第22页 |
3.1.2 取消药品加成产生的驱动效应 | 第22-23页 |
3.1.3 完善医保体系产生的驱动效应 | 第23-24页 |
3.2 公立医院改革面临的外部制度陷阱 | 第24-28页 |
3.2.1 多委托代理机制 | 第24-25页 |
3.2.2 权力分散的行政化制度 | 第25-26页 |
3.2.3 “伪市场化”机制 | 第26-28页 |
3.3 公立医院改革面临的内部动力缺失 | 第28-32页 |
3.3.1 医院内部动力缺失 | 第28-29页 |
3.3.2 地方政府内部动力缺失 | 第29-30页 |
3.3.3 “逐利三角”难以破除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现状分析 | 第32-40页 |
4.1 全国卫生费用中政府、个人的支出情况 | 第32-34页 |
4.2 公立医院改革初期医院收入组成的变化 | 第34-36页 |
4.3 全国医疗资源供给现状 | 第36-40页 |
第五章 关于公立医院改革对公共医疗资源供给影响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40-54页 |
5.1 模型设定、数据选择、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第40-44页 |
5.1.1 模型设定 | 第40-41页 |
5.1.2 数据选择与变量定义 | 第41-43页 |
5.1.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43-44页 |
5.2 公立医院改革政策对医疗供给作用的初步检验 | 第44-45页 |
5.3 公立医院改革政策对医疗资源供给的动态作用检验 | 第45-48页 |
5.4 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异质性检验 | 第48-52页 |
5.5 计量结果稳定性检验 | 第52-54页 |
第六章 “三明模式”:福建省三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进程、成效和启示 | 第54-64页 |
6.1 三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进程和相关结果 | 第54-60页 |
6.1.1 政府主动改革,最大化主体能动性 | 第55页 |
6.1.2 明确责任、集中监管,消除“九龙治水”的权力分散问题 | 第55-56页 |
6.1.3 建立年薪制,提高服务价格水平,增加医务人员收入 | 第56-58页 |
6.1.4 建立科学的医药、医疗体制,激励与约束同在,彻底破除“逐利机制” | 第58-59页 |
6.1.5 完善配套措施,增大政策驱动效应 | 第59-60页 |
6.2 三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成功因素 | 第60-61页 |
6.2.1 政府责任意识到位,主动推进改革 | 第60页 |
6.2.2 改革目标明确、定位精准 | 第60页 |
6.2.3 破立结合,激励与约束同在,平衡各方利益,调动改革主体的积极性 | 第60-61页 |
6.2.4 改革措施得当,程度彻底,节奏紧凑,环环相扣,配合密切 | 第61页 |
6.3 三明市公立医院改革对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启示 | 第61-64页 |
6.3.1 全国范围推广“三明”案例,合理复制改革路线 | 第61页 |
6.3.2 政府厘清自己的权责,从顶层设计出发,制定可行的改革方案 | 第61-62页 |
6.3.3 坚决瓦解利益捆绑,调整药品流通领域的利益结构 | 第62页 |
6.3.4 创新薪酬福利模式,保证医护人员自身的积极性 | 第62页 |
6.3.5 完善配套措施,增加制度供给,为医改提供合理健全的外部制度环境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