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2.1 风险选择 | 第12-13页 |
2.2 心理距离和风险选择 | 第13-19页 |
2.2.1 心理距离的定义 | 第13-16页 |
2.2.2 心理距离的识解水平理论 | 第16-17页 |
2.2.3 心理距离对风险选择的影响 | 第17-19页 |
2.3 调节定向和风险选择 | 第19-28页 |
2.3.1 调节定向 | 第19-26页 |
2.3.2 调节定向对风险选择的影响 | 第26-28页 |
3 问题提出 | 第28-31页 |
3.1 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28页 |
3.2 本研究的目的及构思 | 第28-31页 |
4 研究一心理距离对风险选择的影响 | 第31-39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31页 |
4.2 前测时间距离、社会距离和概率距离激发出的心理距离 | 第31-32页 |
4.3 实验一时间距离对风险选择的影响 | 第32-34页 |
4.3.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32页 |
4.3.2 研究方法 | 第32-34页 |
4.3.3 实验结果 | 第34页 |
4.4 实验二社会距离对风险选择的影响 | 第34-35页 |
4.4.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34页 |
4.4.2 研究方法 | 第34-35页 |
4.4.3 实验结果 | 第35页 |
4.5 实验三概率距离对风险选择的影响 | 第35-37页 |
4.5.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35-36页 |
4.5.2 研究方法 | 第36页 |
4.5.3 实验结果 | 第36-37页 |
4.6 讨论 | 第37-39页 |
5 研究二心理距离和特质性调节定向对风险选择的影响 | 第39-51页 |
5.1 实验一时间距离和特质性调节定向对风险选择的影响 | 第39-43页 |
5.1.1 研究方法 | 第39-40页 |
5.1.2 实验结果 | 第40-43页 |
5.2 实验二社会距离和特质性调节定向对风险选择的影响 | 第43-46页 |
5.2.1 研究方法 | 第43页 |
5.2.2 实验结果 | 第43-46页 |
5.3 实验三概率距离和特质性调节定向对风险选择的影响 | 第46-48页 |
5.3.1 研究方法 | 第46页 |
5.3.2 实验结果 | 第46-48页 |
5.4 讨论 | 第48-51页 |
6 研究三心理距离和情境性调节定向对风险选择的影响 | 第51-61页 |
6.1 实验一时间距离和情境性调节定向对风险选择的影响 | 第51-54页 |
6.1.1 研究方法 | 第51-52页 |
6.1.2 实验结果 | 第52-54页 |
6.2 实验二社会距离和情境性调节定向对风险选择的影响 | 第54-57页 |
6.2.1 研究方法 | 第54页 |
6.2.2 实验结果 | 第54-57页 |
6.3 实验三概率距离和情境性调节定向对风险选择的影响 | 第57-59页 |
6.3.1 研究方法 | 第57页 |
6.3.2 实验结果 | 第57-59页 |
6.4 讨论 | 第59-61页 |
7 总讨论及理论总结 | 第61-66页 |
7.1 主要研究结果 | 第61-62页 |
7.2 研究意义的讨论 | 第62-64页 |
7.2.1 理论意义 | 第62-63页 |
7.2.2 实践意义 | 第63-64页 |
7.3 本研究的不足 | 第64-66页 |
8 总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附录A 心理距离启动材料前测 | 第73-74页 |
附录B 心理距离上风险选择材料 | 第74-79页 |
附录C 调节定向的测量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