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交叉脱氢偶联反应的发现 | 第9页 |
1.3 交叉脱氢偶联反应的发展 | 第9-12页 |
1.4 亚甲基桥连化合物合成的发展 | 第12-15页 |
1.5 吲哚羰基化反应的发展 | 第15-18页 |
第二章 铜催化的亚甲基桥连化合物的合成 | 第18-33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实验 | 第18-23页 |
2.2.1 药品与仪器 | 第18-23页 |
2.2.2 实验操作 | 第2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3-28页 |
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与筛选 | 第23-26页 |
2.3.2 底物拓展 | 第26-28页 |
2.4 结论 | 第28页 |
2.5 产物结构的测试与分析 | 第28-33页 |
第三章 碘催化C-N键断裂合成亚甲基桥连化合物 | 第33-42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实验操作 | 第33-3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1页 |
3.3.1 反应条件的优化与选择 | 第34-37页 |
3.3.2 底物拓展 | 第37-38页 |
3.3.3 反应机理 | 第38-41页 |
3.4 结论 | 第41-42页 |
第四章 铜促进的 β-二酮酯或酮类化合物和三级胺的串联反应合成 2,3-二氢呋喃衍生物 | 第42-65页 |
4.1 引言 | 第42-43页 |
4.2 基本实验操作 | 第4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8页 |
4.3.1 反应条件的优化与选择 | 第43-51页 |
4.3.2 底物拓展 | 第51-54页 |
4.3.3 反应机理 | 第54-58页 |
4.4 结论 | 第58页 |
4.5 产物的结构测试与分析 | 第58-65页 |
第五章 碘催化合成 3-醛基吲哚及其衍生物 | 第65-81页 |
5.1 引言 | 第65-66页 |
5.2 基本实验操作 | 第66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5页 |
5.3.1 反应条件的优化与选择 | 第66-69页 |
5.3.2 底物拓展 | 第69-72页 |
5.3.3 反应机理 | 第72-75页 |
5.4 结论 | 第75页 |
5.5 产物结构的测试与分析 | 第75-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0页 |
附录 | 第90-1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