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策略研究--以江西省高校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5 研究创新 | 第14-15页 |
第2章 高校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 | 第15-22页 |
2.1 危机管理的基础理论 | 第15-17页 |
2.1.1 危机与危机管理 | 第15页 |
2.1.2 危机管理代表性理论 | 第15-17页 |
2.2 高校危机 | 第17-19页 |
2.2.1 高校危机的内涵及特征 | 第17-18页 |
2.2.2 高校危机的分类 | 第18-19页 |
2.3 高校危机管理 | 第19-22页 |
2.3.1 高校危机管理的内涵及原则 | 第19-21页 |
2.3.2 高校危机管理的阶段 | 第21-22页 |
第3章 高校危机管理典型案例分析 | 第22-29页 |
3.1 案例选取说明 | 第22页 |
3.2 具体案例分析 | 第22-27页 |
3.2.1 江西G学院学生暴动事件 | 第22-24页 |
3.2.2 江西S大学食物中毒事件 | 第24-25页 |
3.2.3 江西K学院宿舍火灾事件 | 第25页 |
3.2.4 江西C大学校内砍人事件 | 第25-27页 |
3.3 案例研究结论 | 第27-29页 |
第4章 高校危机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29-38页 |
4.1 高校危机频发原因分析 | 第29-33页 |
4.1.1 个体原因 | 第29-30页 |
4.1.2 校内原因 | 第30-32页 |
4.1.3 校外原因 | 第32-33页 |
4.2 高校危机管理的基本现状 | 第33-35页 |
4.2.1 危机管理意识日渐普及 | 第33-34页 |
4.2.2 危机管理程序走向法制 | 第34-35页 |
4.2.3 危机管理方式不断更新 | 第35页 |
4.3 高校危机管理的现实问题 | 第35-38页 |
4.3.1 危机管理预警机制脆弱 | 第35-36页 |
4.3.2 危机管理决策水平较低 | 第36-37页 |
4.3.3 危机管理应对能力平庸 | 第37页 |
4.3.4 危机管理恢复措施不力 | 第37-38页 |
第5章 完善高校危机管理的策略 | 第38-49页 |
5.1 完善高校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 | 第38-41页 |
5.1.1 教育培训常态化 | 第38-39页 |
5.1.2 危机监测科学化 | 第39-40页 |
5.1.3 工作预案制度化 | 第40-41页 |
5.2 完善高校危机管理的决策机制 | 第41-44页 |
5.2.1 建立决策机构 | 第41-42页 |
5.2.2 实施民主决策 | 第42-43页 |
5.2.3 制定法律法规 | 第43-44页 |
5.3 完善高校危机管理的应对机制 | 第44-46页 |
5.3.1 提高危机应对效率 | 第44页 |
5.3.2 构建多元参与主体 | 第44-45页 |
5.3.3 优化信息沟通机制 | 第45-46页 |
5.4 完善高校危机管理的恢复机制 | 第46-49页 |
5.4.1 及时修复被损坏设施 | 第46-47页 |
5.4.2 实施动态的心理干预 | 第47页 |
5.4.3 开展客观的绩效评估 | 第47-48页 |
5.4.4 积极修正工作制度 | 第48-4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