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基于协同创新的现代大学科研组织变革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6页
        1.2.1 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第11-13页
        1.2.2 大学科研组织变革的现状及方向第13-16页
        1.2.3 文献述评第16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6-21页
        1.3.1 理论基础第16-18页
        1.3.2 研究思路第18-19页
        1.3.3 研究方法第19-21页
第2章 科研组织:从传统大学到现代大学的历史发展逻辑第21-30页
    2.1 传统大学科研组织:从中世纪大学到柏林大学第21-24页
        2.1.1 科研组织的形成:中世纪大学的行会组织第21-22页
        2.1.2 科研组织的建制:柏林大学的讲座制第22-24页
    2.2 现代大学科研组织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第24-27页
        2.2.1 现代大学科研组织的内涵第24-25页
        2.2.2 现代大学科研组织的特征第25-27页
    2.3 从学科逻辑到问题逻辑第27-30页
        2.3.1 学科逻辑第27-28页
        2.3.2 问题逻辑第28-30页
第3章 现代大学科研组织变革的影响因素第30-40页
    3.1 协同创新的内涵与特征第30-33页
        3.1.1 从独立创新到协同创新第30-32页
        3.1.2 协同创新的内涵第32-33页
        3.1.3 协同创新的特征第33页
    3.2 协同创新对现代大学科研组织的影响第33-37页
        3.2.1 任务化:科研组织信念的转变第33-34页
        3.2.2 学术化:科研组织权力的转移第34-36页
        3.2.3 柔性化:科研组织结构的多元第36-37页
    3.3 现代大学科研组织变革的驱动因素第37-40页
        3.3.1 现代大学科研组织变革的外部因素第37-38页
        3.3.2 现代大学科研组织变革的内部因素第38-40页
第4章 协同创新促进现代大学科研组织变革的内在机理第40-46页
    4.1 科研组织变革的要素第40-43页
        4.1.1 组织要素第40-41页
        4.1.2 文化要素第41-42页
        4.1.3 资源要素第42-43页
    4.2 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模型第43-46页
        4.2.1 相互关系第43-44页
        4.2.2 理论模型第44-46页
第5章 现代大学科研组织变革的主要障碍第46-54页
    5.1 科研组织信念障碍第46-49页
        5.1.1 难以形成协同创新文化第46-47页
        5.1.2 科层制文化的桎梏第47-49页
    5.2 科研组织权力障碍第49-50页
        5.2.1 行政权力泛化第49-50页
        5.2.2 学术权力彰显不力第50页
    5.3 科研组织工作障碍第50-54页
        5.3.1 组织结构单一第51-52页
        5.3.2 科研组织壁垒第52-54页
第6章 现代大学科研组织变革策略第54-61页
    6.1 现代大学科研组织变革的路径选择第54-56页
        6.1.1 信念整合第54-55页
        6.1.2 权力协调第55页
        6.1.3 结构调整第55-56页
    6.2 现代大学科研组织变革的几种主要模式第56-58页
        6.2.1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研共同体模式第56-57页
        6.2.2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独立组织模式第57页
        6.2.3 以虚拟组织为依托的集群模式第57-58页
    6.3 现代大学科研组织变革模式的实现方式第58-61页
        6.3.1 明确变革目标,革新科研组织理念第58页
        6.3.2 平衡两种权力,改革科研组织体制第58-59页
        6.3.3 开放学科边界,创新科研组织结构第59-61页
结语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和发表的文章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际信任对大学生社交网络社会表演策略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以吉首大学为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