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课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 第11-15页 |
1.1.1 水环境污染现状 | 第11页 |
1.1.2 污水处理技术现状 | 第11-15页 |
1.2 微生物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 | 第15-17页 |
1.2.1 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原理 | 第15-16页 |
1.2.2 物生物电化学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MES的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 第17-22页 |
1.3.1 MES处理技术的优势 | 第17-20页 |
1.3.4 MES技术面临的挑战 | 第20-22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22页 |
1.4.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页 |
1.4.3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34页 |
2.1 实验仪器与药品材料 | 第24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2.1.2 实验药品与材料 | 第24页 |
2.2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24-28页 |
2.2.1 电压采集方法 | 第24-25页 |
2.2.2 极化曲线和功率密度曲线测试方法 | 第25页 |
2.2.3 循环伏安特性曲线测试方法 | 第25-26页 |
2.2.4 交流阻抗特性曲线测试方法 | 第26-27页 |
2.2.5 MES内阻测试方法 | 第27-28页 |
2.3 生物学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2.3.1 生物量测试方法 | 第28页 |
2.3.2 分子生物学群落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9页 |
2.4 污水与污泥高位热值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2.5 常规水质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2.6 计算方法 | 第31-34页 |
2.6.1 功率密度的计算方法 | 第31页 |
2.6.2 库伦效率的计算方法 | 第31-32页 |
2.6.3 传质系数的测定方法 | 第32-34页 |
第3章 动态膜生物阴极MES的构建与启动运行 | 第34-53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动态膜生物阴极MES | 第34-36页 |
3.2.1 动态膜引入 | 第34-35页 |
3.2.2 动态膜生物阴极MES | 第35-36页 |
3.2.3 恒温控制与数据监测 | 第36页 |
3.3 MES启动以及运行 | 第36-45页 |
3.3.1 MES启动 | 第36-40页 |
3.3.2 MES稳定运行 | 第40-45页 |
3.4 MES稳定运行时分子生物学特性 | 第45-51页 |
3.4.1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第45-50页 |
3.4.2 电极表面生物量 | 第50-51页 |
3.4.3 动态微生物隔膜生物膜形貌 | 第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4章 MES物质能量循环特性研究 | 第53-72页 |
4.1 引言 | 第53页 |
4.2 P_(MAX)、I_(MAX)以及OC状态下MES的运行特性 | 第53-54页 |
4.2.1 P_(max)与I_(max)状态下输出性能评价 | 第53-54页 |
4.2.2 库伦效率 | 第54页 |
4.3 MES的有机物去除与能量流向特性 | 第54-61页 |
4.3.1 MES物质循环特性 | 第56-60页 |
4.3.2 MES能量循环特性 | 第60-61页 |
4.4 MES的污泥性质 | 第61-64页 |
4.4.1 表观污泥产率 | 第61-63页 |
4.4.2 污泥其他特性 | 第63-64页 |
4.5 MES电化学特征 | 第64-71页 |
4.5.1 全电池及电极欧姆内阻测定 | 第65-68页 |
4.5.2 其他阻力测试 | 第68-7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MES结构优化与运行策略讨论 | 第72-90页 |
5.1 引言 | 第72页 |
5.2 不对称堆栈MES构建 | 第72-74页 |
5.3 不对称堆栈MES性能评价 | 第74-79页 |
5.3.1 多阳极不对称堆栈模式性能评价 | 第74-75页 |
5.3.2 多阴极不对称堆栈模式性能评价 | 第75-77页 |
5.3.3 平行堆栈模式下MES性能评价 | 第77-79页 |
5.4 动态膜基体材料评价与优化 | 第79-84页 |
5.4.1 氧气传质系数 | 第80页 |
5.4.2 COD传质系数 | 第80-82页 |
5.4.3 电荷转移内阻 | 第82-83页 |
5.4.4 各多孔分隔材料下的输出特性 | 第83-84页 |
5.5 运行策略讨论 | 第84-89页 |
5.5.1 延长阴极HRT对恢复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84-86页 |
5.5.2 人工干预去除阴极电极污染 | 第86-87页 |
5.5.3 实际运行策略探讨 | 第87-8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结论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01-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