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情绪与情感论文

中职生情绪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前言第9-33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1.1.1 中职生社会适应及心理健康的必然要求第9页
        1.1.2 中职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提升、人格结构倾向优化的有效途径第9-10页
        1.1.3 中职学校加强学生管理,促进学生成才的突破口第10页
        1.1.4 中职学校实施情商教育的重要内容第10-11页
        1.1.5 情绪管理能力现状调查的必要性及作者本人长期教育教学实践的启发第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28页
        1.2.1 情绪管理的理论内涵第11-17页
        1.2.2 不同年龄学生群体情绪管理相关研究第17-22页
        1.2.3 中职生情绪管理的相关研究第22-23页
        1.2.4 情绪管理的干预方法和测量工具等相关研究第23-28页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28-29页
        1.3.1 中职生第28-29页
        1.3.2 情绪管理第29页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9-30页
        1.4.1 研究的目的第29-30页
        1.4.2 研究的意义第30页
    1.5 研究方法第30-33页
        1.5.1 研究对象第30-31页
        1.5.2 具体研究方法第31-32页
        1.5.3 数据处理第32-33页
2 结果分析第33-39页
    2.1 中职生情绪管理的一般表征第33页
    2.2 不同中职生情绪管理的差异分析第33-39页
        2.2.1 不同性别中职生情绪管理的差异分析第33-34页
        2.2.2 不同专业中职生情绪管理的差异分析第34页
        2.2.3 不同地域中职生情绪管理的差异分析第34-35页
        2.2.4 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中职生情绪管理的差异分析第35-36页
        2.2.5 单亲与否中职生情绪管理的差异分析第36页
        2.2.6 不同家庭经济水平中职生情绪管理的差异分析第36-37页
        2.2.7 不同成绩中职生情绪管理的差异分析第37-38页
        2.2.8 独生与否中职生情绪管理的差异分析第38-39页
3 讨论第39-47页
    3.1 中职生情绪管理的问题表征第39-42页
        3.1.1 中职生情绪管理的一般问题、原因及对其发展的影响第39页
        3.1.2 不同中职生情绪管理的差异归因第39-42页
    3.2 中职生情绪管理问题的教育对策第42-47页
        3.2.1 在自我教育层面,强化情绪及情绪管理知识学习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第42-43页
        3.2.2 在家庭教育层面,家长应善用表扬、激励,并考虑从家族治疗的角度来思考家庭治疗第43-44页
        3.2.3 在学校教育层面,重视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第44-45页
        3.2.4 在社会教育层面,呼吁国家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快推进中职学校实施情商教育第45-47页
4 小结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附录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
下一篇:马克思正义观与儒家正义观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