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资源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来源、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8-10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8-9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三) 创新之处 | 第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一) 国外现状 | 第10-12页 |
(二) 国内现状 | 第12-13页 |
三、论文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四、论文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思想政治课美感资源的内涵 | 第14-21页 |
一、审美、课程资源与美感资源 | 第14-15页 |
(一) 审美的内涵 | 第14页 |
(二) 课程资源的内涵 | 第14-15页 |
二、美感资源的分类 | 第15-17页 |
(一) 真理美 | 第15页 |
(二) 自然美 | 第15-16页 |
(三) 社会美 | 第16-17页 |
三、美感资源的特征 | 第17-18页 |
(一) 情感愉悦性 | 第17页 |
(二) 超脱功利性 | 第17-18页 |
(三) 潜移默化性 | 第18页 |
四、美感资源在思想政治课中的价值 | 第18-21页 |
(一) 以美启真 | 第18-19页 |
(二) 以美储善 | 第19页 |
(三) 以美怡情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思想政治课美感资源的应用现状 | 第21-28页 |
一、高中生审美心理现状 | 第21-24页 |
(一) 高中生审美感知能力差异化 | 第21-22页 |
(二) 高中生审美趣味多元化 | 第22-23页 |
(三) 高中生审美行为“知行不一” | 第23-24页 |
二、思想政治课美感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 第24-28页 |
(一) 教师开发意识薄弱 | 第24页 |
(二) 美感资源开发脱离学生学情 | 第24-25页 |
(三) 美感资源的不充分开发 | 第25-26页 |
(四) 教师观念与实践的不一致 | 第26-27页 |
(五) 教学流于形式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美感资源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 第28-38页 |
一、培养教育主体开发与利用美感资源的能力 | 第28-30页 |
(一) 提高教师对美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 | 第28-29页 |
(二) 鼓励学生参与美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第29-30页 |
二、拓展教育内容开发与利用美感资源的深度 | 第30-33页 |
(一) 发现真理美 | 第30-31页 |
(二) 发掘自然美 | 第31-32页 |
(三) 发挥社会美 | 第32-33页 |
三、优化教育过程开发与利用美感资源的效益 | 第33-36页 |
(一) 坚持有效的教育原则 | 第33-35页 |
(二) 完善不同审美过程的美感资源开发与利用 | 第35-36页 |
四、建构教育评价开发与利用美感资源的体系 | 第36-38页 |
(一) 评价主体多元化 | 第36页 |
(二) 重视情感评价 | 第36-37页 |
(三) 确立客观的评价标准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