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5-22页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4 研究目标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某大型养猪企业周边规模化猪场PRRSV感染状况的监测与分析 | 第22-33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2.2.1 材料 | 第22-23页 |
2.2.2 方法 | 第23-25页 |
2.3 结果分析 | 第25-30页 |
2.3.1 PRRSV RT-PCR检测结果 | 第25-26页 |
2.3.2 ORF5基因的遗传演化分析 | 第26-28页 |
2.3.3 ORF5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28页 |
2.3.4 中和表位与诱骗表位的分析 | 第28-29页 |
2.3.5 N-糖基化位点的分析 | 第29-30页 |
2.4 讨论 | 第30-32页 |
2.5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PRRSV分离毒株的全基因组特征分析 | 第33-47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3.2.1 材料 | 第34-35页 |
3.2.2 方法 | 第35-37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7-45页 |
3.3.1 7株分离毒株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分析 | 第37-38页 |
3.3.2 7株分离毒株的遗传演化分析 | 第38-40页 |
3.3.3 7株分离毒株Nsp2基因缺失模式分析 | 第40-42页 |
3.3.4 7株分离毒株的来源及重组分析 | 第42-45页 |
3.4 讨论 | 第45-46页 |
3.5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PRRSV感染及其对生产成绩与经济效益影响的案例分析 | 第47-75页 |
4.1 引言 | 第47-48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8-52页 |
4.2.1 材料 | 第48页 |
4.2.2 方法 | 第48-52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2-70页 |
4.3.1 PRRSV入侵途径调查结果 | 第52-54页 |
4.3.2 PRRS暴发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与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54-64页 |
4.3.3 PRRS暴发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 第64-68页 |
4.3.4 PRRS暴发对上市屠宰猪肺脏病变评分的影响 | 第68-70页 |
4.4 讨论 | 第70-74页 |
4.4.1 PRRSV入侵途径调查 | 第70-71页 |
4.4.2 PRRS暴发对母猪繁殖性能与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71-72页 |
4.4.3 PRRS暴发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 第72-73页 |
4.4.4 PRRS暴发对上市屠宰猪肺脏病变评分的影响 | 第73-74页 |
4.5 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疫苗免疫策略控制PRRSV感染效果的分析 | 第75-97页 |
5.1 引言 | 第75-76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76-80页 |
5.2.1 后备猪不同PRRSV驯化方案的效果对比研究 | 第76-78页 |
5.2.2 母猪场PRRS稳定时断奶仔猪PRRSV的免疫策略研究 | 第78-79页 |
5.2.3 母猪群PRRS暴发时断奶仔猪免疫PRRSV MLV的效果评价 | 第79-80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80-93页 |
5.3.1 后备母猪不同PRRSV驯化方案的效果对比研究 | 第80-85页 |
5.3.2 母猪场PRRS稳定时断奶仔猪PRRSV的免疫策略研究 | 第85-87页 |
5.3.3 母猪群PRRS暴发期断奶仔猪免疫PRRSV MLV的效果评价 | 第87-93页 |
5.4 讨论 | 第93-95页 |
5.4.1 后备猪不同PRRSV驯化方案的效果对比研究 | 第93-94页 |
5.4.2 母猪场PRRS稳定时断奶仔猪PRRSV的免疫策略研究 | 第94-95页 |
5.4.3 母猪群PRRS暴发期断奶仔猪免疫PRRSV MLV的效果评价 | 第95页 |
5.5 小结 | 第95-97页 |
第六章 封群策略控制PRRSV感染效果的分析 | 第97-107页 |
6.1 引言 | 第97-98页 |
6.2 材料与方法 | 第98-100页 |
6.2.1 2014-2017年4个规模化养猪场暴发PRRS后的封群净化 | 第98-99页 |
6.2.2 进口后备猪免疫PRRSV MLV后的抗体动态监测与PRRSV净化 | 第99-100页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100-105页 |
6.3.1 2014-2017年间4个规模化养猪场暴发PRRS后的封群净化 | 第100-102页 |
6.3.2 进口后备猪免疫PRRSV MLV后的抗体动态监测与PRRSV净化 | 第102-105页 |
6.4 讨论 | 第105-106页 |
6.4.1 2014-2017间4个规模化养猪场暴发PRRS后的封群净化 | 第105-106页 |
6.4.2 进口后备猪免疫PRRSV MLV后的抗体动态监测与PRRS净化 | 第106页 |
6.5 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07-108页 |
第八章 创新点 | 第108-109页 |
第九章 文献综述 | 第109-123页 |
9.1 PRRSV与流行病学 | 第109-111页 |
9.1.1 PRRSV及其遗传变异 | 第109-110页 |
9.1.2 流行病学 | 第110-111页 |
9.2 主要临床症状与经济损失 | 第111-112页 |
9.2.1 主要临床症状 | 第111-112页 |
9.2.2 经济损失 | 第112页 |
9.3 预防措施 | 第112-119页 |
9.3.1 猪群状态分类 | 第112-113页 |
9.3.2 猪群状态监测 | 第113-114页 |
9.3.3 生物安全 | 第114-116页 |
9.3.4 免疫措施 | 第116-119页 |
9.3.5 其他预防措施 | 第119页 |
9.4 暴发后的控制技术 | 第119-121页 |
9.4.1 诊断 | 第119-120页 |
9.4.2 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控制 | 第120页 |
9.4.3 净化 | 第120-121页 |
9.4.4 其它治疗措施 | 第121页 |
9.5 展望 | 第121-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7页 |
致谢 | 第137-139页 |
个人简介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