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高分子化合物工业(高聚物工业)论文--高分子化合物产品论文

空间环境中聚酰亚胺和硅橡胶的原子氧防护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文献综述第9-19页
    1.1 课题背景第9页
    1.2 原子氧简介第9-13页
        1.2.1 原子氧的产生第9-10页
        1.2.2 原子氧侵蚀聚合物机理第10-11页
        1.2.3 原子氧对聚酰亚胺的危害第11-12页
        1.2.4 原子氧对硅橡胶的危害第12-13页
    1.3 原子氧的防护第13-17页
        1.3.1 包覆法第13页
        1.3.2 抗原子氧新材料第13-15页
        1.3.3 原子氧防护涂层第15-17页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17-19页
2 NaOH-水热法对Kapton薄膜的表面改性第19-29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实验第19-22页
        2.2.1 实验原材料第19-20页
        2.2.2 SiO_2涂层的制备与性能测试第20-21页
        2.2.3 基材表面处理第21-22页
    2.3 样品性能测试及表征第22-23页
        2.3.1 样品的亲水性测试第22页
        2.3.2 光学性能测试第22页
        2.3.3 红外光谱分析第22页
        2.3.4 表面形貌第22页
        2.3.5 涂层附着力测定第22-23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3-28页
        2.4.1 NaOH浓度的选择第23页
        2.4.2 NaOH溶液改性条件的选择第23-27页
        2.4.3 表面形貌第27页
        2.4.4 界面粘结性测试第27-28页
    2.5 小结第28-29页
3 超支化SiO_2悬浊液对Kapton薄膜表面改性研究第29-45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实验部分第29-33页
        3.2.1 实验原材料第29-31页
        3.2.2 镀膜液的制备第31-32页
        3.2.3 Kapton样品的制备第32-33页
    3.3 样品性能测试及表征第33-35页
        3.3.1 红外光谱分析第33页
        3.3.2 粒径分析第33-34页
        3.3.3 样品表面可湿性变化测试第34页
        3.3.4 Si O2 涂层与 Kapton 基材的粘附性测试第34页
        3.3.5 原子氧地面模拟实验第34-35页
        3.3.6 光学性能测试第35页
        3.3.7 表面形貌第35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5-43页
        3.4.1 粉体红外光谱分析第35-36页
        3.4.3 粉体表面可湿性分析第36-37页
        3.4.4 超支化SiO_2粉体分散剂的选择第37-38页
        3.4.5 Kapton镀膜工艺研究第38-41页
        3.4.6 原子氧测试第41-43页
    3.5 小结第43-45页
4 利用KH-550提升硅橡胶与SiO_2涂层之间粘附性的研究第45-57页
    4.1 引言第45-46页
    4.2 实验部分第46-47页
        4.2.1 实验原材料第46-47页
        4.2.2 实验步骤第47页
    4.3 样品性能测试及表征第47-48页
        4.3.1 基材溶胀实验第48页
        4.3.2 接触角测定第48页
        4.3.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第48页
        4.3.4 光学显微镜第48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48-56页
        4.4.1 溶剂的选择第48-49页
        4.4.2 pH值的确定第49-51页
        4.4.3 溶胀时间的确定第51-53页
        4.4.4 水解时间的确定第53-55页
        4.4.5 镀膜后的表面形貌第55-56页
    4.5 结论第56-57页
5 高分散疏水SiO_2纳米颗粒提升硅橡胶抗原子氧性能第57-71页
    5.1 引言第57页
    5.2 .实验部分第57-59页
        5.2.1 实验原材料第57-58页
        5.2.2 粉体的制备第58-59页
        5.2.3 硅橡胶样品制备第59页
    5.3 样品性能测试及表征第59-61页
        5.3.1 粉体表面可湿性测试第59页
        5.3.2 粉体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第59-60页
        5.3.3 原子氧地面模拟实验第60页
        5.3.4 掺杂前后 SR 的耐溶剂性测试第60页
        5.3.5 邵尔 A 硬度测试第60页
        5.3.6 拉伸强度测试第60-61页
        5.3.7 光学性能测试第61页
        5.3.8 表面形貌第61页
        5.3.9 红外光谱分析第61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61-70页
        5.4.1 原位生成疏水SiO_2制备机理第61-62页
        5.4.2 粉体表面可湿性分析第62-64页
        5.4.3 红外光谱分析第64-65页
        5.4.4 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测试第65-67页
        5.4.5 紫外透光性测试第67-68页
        5.4.6 力学性能测试第68页
        5.4.7 耐溶剂性测试第68-69页
        5.4.8 原子氧辐照前后表面形貌第69-70页
    5.5 小结第70-7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6.1 结论第71-72页
    6.2 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83页
致谢第83-85页
作者简介第85-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带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及与脂膜相互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Eu3+,Sm3+/Tb3+共掺杂双钼酸盐和磷酸盐荧光粉的制备、发光性能及能量传递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