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光化学物质论文

Eu3+,Sm3+/Tb3+共掺杂双钼酸盐和磷酸盐荧光粉的制备、发光性能及能量传递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符号说明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8页
    1.1 稀土发光材料概论第12-23页
        1.1.1 稀土发光材料的定义及特点第12页
        1.1.2 稀土发光材料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第12-19页
        1.1.3 稀土离子的能级结构和跃迁特征第19-21页
        1.1.4 稀土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特点第21-23页
    1.2 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第23-26页
        1.2.1 白光LED的实现原理第23-24页
        1.2.2 白光LED的优点及存在问题第24-26页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第26-28页
        1.3.1 研究目的第26页
        1.3.2 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二章 NaLa(MoO_4)_2:Sm~(3+),Eu~(3+)荧光粉的制备、性能表征及能量传递机制的研究第28-44页
    2.1 前言第28-29页
    2.2 实验部分第29-31页
        2.2.1 实验设备和试剂第29-30页
        2.2.2 NaLa(MoO_4)_2:Eu~(3+)/Sm~(3+)前驱体及荧光样品的合成第30-3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1-43页
        2.3.1 样品物相结构及微区成分分析第31-35页
        2.3.2 样品荧光性能分析第35-38页
        2.3.3 Eu~(3+) Sm~(3+)稀土掺杂离子对样品荧光性能的影响第38-40页
        2.3.4 样品荧光寿命分析及能量传递机制探究第40-43页
    2.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三章 LiLa(MoO_4)_2:Tb~(3+),Eu~(3+)荧光粉的制备、性能表征及能量传递机制的研究第44-55页
    3.1 前言第44页
    3.2 实验部分第44-4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6-53页
        3.3.1 物相结构分析第46-47页
        3.3.2 样品形貌分析第47-49页
        3.3.3 样品荧光性能分析第49-53页
        3.3.4 能量传递机制探究第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Ba_3Gd(PO_4)_3:Sm~(3+),Eu~(3+)荧光粉的制备、性能表征及电荷补偿、能量传递机制的探究第55-74页
    4.1 前言第55-56页
    4.2 实验部分第56-5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7-72页
        4.3.1 样品物相结构及微区元素组成分析第57-59页
        4.3.2 样品荧光性能分析第59-68页
        4.3.3 样品荧光寿命分析及能量传递机制探究第68-70页
        4.3.4 碱金属离子(Li~+,Na~+,K~+)掺杂对样品荧光性能的影响第70-72页
    4.4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第74-76页
    5.1 总结第74-75页
    5.2 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5页
致谢第85-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情况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间环境中聚酰亚胺和硅橡胶的原子氧防护研究
下一篇:生物农药多杀菌素生产菌株的选育及发酵工艺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