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话语权的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2.3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7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2.1.1 课堂场域 | 第15-16页 |
2.1.2 话语 | 第16页 |
2.1.3 话语权 | 第16-17页 |
2.1.4 学生话语权 | 第17-18页 |
2.2 中学课堂场域内学生话语权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2.1 布迪厄场域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场域对于学生话语权的研究价值 | 第19页 |
2.2.3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合理化”理论 | 第19-20页 |
2.2.4 交往理论对师生课堂交往的启示 | 第20-21页 |
2.2.5 福柯的权力观理论 | 第21页 |
2.2.6 权力理论对于话语权的启示 | 第21页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7页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7-34页 |
3.1 研究问题 | 第27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3.3.1 课堂观察 | 第28页 |
3.3.2 案例分析法 | 第28-29页 |
3.3.3 访谈法 | 第29页 |
3.3.4 问卷调查法 | 第29页 |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29-34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34-43页 |
4.1 英语课堂中学生话语权的现状 | 第34-39页 |
4.1.1 话语地位的不平等 | 第34-35页 |
4.1.2 话语内容的失真 | 第35-36页 |
4.1.3 话语形式的不当 | 第36-37页 |
4.1.4 话语时间的分配不均 | 第37页 |
4.1.5 话语机会的不均等 | 第37-38页 |
4.1.6 话语氛围的压抑 | 第38-39页 |
4.2 教师对学生话语权态度的分析 | 第39-41页 |
4.2.1 教师拥有相对多的话语权 | 第39-40页 |
4.2.2 教师习惯掌控课堂 | 第40页 |
4.2.3 教师负责传授知识 | 第40-41页 |
4.3 学生对待话语权的态度 | 第41-4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3-46页 |
5.1 结论 | 第43页 |
5.2 提高中学生英语课堂话语权的建议 | 第43-45页 |
5.2.1 该变教学观念,注重以学生为本 | 第43-44页 |
5.2.2 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实现话语权利 | 第44页 |
5.2.3 创设话语情境,营造和谐氛围 | 第44-45页 |
5.2.4 改善变师生关系,回归真实交往 | 第45页 |
5.3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55页 |
附录一 关于高中英语课堂中学生话语权的问卷调查 | 第49-51页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第51-52页 |
附录三 课堂实录 | 第5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