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仿生螺旋结构稀土功能配合物的构筑及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42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CO_2与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反应制备环碳酸酯的研究现状第11-18页
        1.2.1 金属卟啉催化剂第12-15页
        1.2.2 金属Salen催化剂第15-18页
    1.3 稀土配合物研究现状第18-29页
        1.3.1 稀土配合物在CO_2与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反应中的应用第19-25页
        1.3.2 仿生螺旋结构稀土配合物研究进展第25-29页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第29-31页
    参考文献第31-42页
第二章 基于Zn-Ln双核基元的螺旋体的构筑及应用研究第42-62页
    2.1 引言第42-44页
    2.2 试剂与仪器第44页
        2.2.1 试剂第44页
        2.2.2 仪器第44页
    2.3 配体H_3L~1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44-50页
        2.3.1 配体H_3L~1的合成与表征第44-45页
        2.3.2 配合物1-5的合成与表征第45-46页
        2.3.3 配合物1-5的紫外、X-射线粉末衍射及热重分析第46-47页
        2.3.4 配合物1-5的晶体结构分析第47-50页
    2.4 配合物1-5的催化性能研究第50-57页
        2.4.1 催化的一般步骤第50-51页
        2.4.2 不同条件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第51-54页
        2.4.3 催化体系的普适性第54-55页
        2.4.4 催化循环第55-56页
        2.4.5 催化机理第56-57页
    2.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第三章 3d-4f螺旋分子笼的构筑及应用研究第62-78页
    3.1 引言第62-63页
    3.2 试剂与仪器第63-64页
        3.2.1 试剂第63-64页
        3.2.2 仪器第64页
    3.3 配体H_2L~2及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64-68页
        3.3.1 配体H_2L~2的合成与表征第64-65页
        3.3.2 配合物6-7的合成与表征第65页
        3.3.3 配合物6-7的X-射线粉末衍射及热重分析第65-66页
        3.3.4 配合物6-7的晶体结构分析第66-68页
    3.4 配合物的性能研究第68-74页
        3.4.1 配合物6的近红外发光性能研究第68页
        3.4.2 配合物催化性能研究第68-74页
    3.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第四章 非对称性3d-4f四核螺旋体的构筑及应用研究第78-93页
    4.1 引言第78-79页
    4.2 试剂与仪器第79-80页
        4.2.1 试剂第79页
        4.2.2 仪器第79-80页
    4.3 配体H_2L~3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80-84页
        4.3.1 配体H_2L~3的合成与表征第80页
        4.3.2 配合物8-11的合成与表征第80-81页
        4.3.3 配合物8-11的晶体结构分析第81-84页
    4.4 配合物的荧光及催化性能研究第84-90页
        4.4.1 配合物的荧光性能研究第84-85页
        4.4.2 配合物催化性能研究第85-90页
    4.5 本章小结第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第五章 稀土环状及多重螺旋体的构筑及应用研究第93-114页
    5.1 引言第93-95页
    5.2 试剂与仪器第95-96页
        5.2.1 试剂第95页
        5.2.2 仪器第95-96页
    5.3 配体H_3L~4和H_+3L~5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96-104页
        5.3.1 配体H_3L~4和H_+3L~5的合成与表征第96页
        5.3.2 配合物12-18的合成与表征第96-97页
        5.3.3 配合物12-18的晶体结构分析第97-103页
        5.3.4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第103-104页
    5.4 配合物的性能研究第104-110页
        5.4.1 配合物的近红外发光性能研究第104-106页
        5.4.2 配合物的催化性能研究第106-110页
    5.5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4页
全文总结第114-116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6-118页
致谢第118-119页
附录第119-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香豆素检测硫醇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研究
下一篇:两类金属卡宾前体和D-A环丙烷参与的环化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