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前言 | 第9-14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3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任务 | 第10-11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1.4.2 国内花样跳绳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3 国外花样跳绳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4.4 关于教学评价的相关研究 | 第13页 |
1.4.5 关于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 | 第13-14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4-20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4-20页 |
2.2.1 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2.2.2 专家访谈法 | 第14-15页 |
2.2.3 德尔菲法 | 第15页 |
2.2.4 问卷调查法 | 第15-19页 |
2.2.5 观察法 | 第19页 |
2.2.6 数理统计法 | 第19-20页 |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20-46页 |
3.1 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理论分析 | 第20-21页 |
3.1.1 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意义 | 第20-21页 |
3.1.2 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功能 | 第21页 |
3.2 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 | 第21-28页 |
3.2.1 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内容设置情况的分析 | 第21-22页 |
3.2.2 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场地设施情况的分析 | 第22-23页 |
3.2.3 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程每周开展次数的分析 | 第23页 |
3.2.4 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开展形式的分析 | 第23-24页 |
3.2.5 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师资情况的分析 | 第24-26页 |
3.2.6 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教师课堂教授情况的分析 | 第26-27页 |
3.2.7 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 | 第27-28页 |
3.3 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现状旳分析 | 第28-33页 |
3.3.1 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必要性的认识情况分析 | 第28页 |
3.3.2 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案制定者情况分析 | 第28-29页 |
3.3.3 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主体选择情况分析 | 第29页 |
3.3.4 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时间安排情况分析 | 第29-30页 |
3.3.5 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定期评价考核情况分析 | 第30-31页 |
3.3.6 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信息收集渠道情况分析 | 第31页 |
3.3.7 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结果的反馈情况分析 | 第31-32页 |
3.3.8 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及预期目的达成情况分析 | 第32-33页 |
3.4 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因素 | 第33-34页 |
3.4.1 缺乏专门的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案 | 第33页 |
3.4.2 重视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忽视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 第33页 |
3.4.3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目的趋向于功利化 | 第33-34页 |
3.4.4 重视评价结果,忽视评价过程 | 第34页 |
3.4.5 评价反馈不及时、反馈机制不健全 | 第34页 |
3.5 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指标旳确定 | 第34-46页 |
3.5.1 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目标 | 第34-35页 |
3.5.2 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对象 | 第35页 |
3.5.3 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主体 | 第35页 |
3.5.4 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原则 | 第35-36页 |
3.5.5 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设计 | 第36-46页 |
4 结论与建议 | 第46-47页 |
4.1 结论 | 第46页 |
4.2 建议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件 | 第50-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