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孤子的发展 | 第10-11页 |
1.2 光孤子的分类 | 第11-13页 |
1.2.1 空间光孤子 | 第11-12页 |
1.2.2 时间光孤子 | 第12-13页 |
1.2.3 时空光孤子(光学子弹) | 第13页 |
1.3 光孤子孤子间的相互作用 | 第13-14页 |
1.3.1 相干作用 | 第13-14页 |
1.3.2 非相干作用 | 第14页 |
1.4 PT对称晶格中的光孤子 | 第14-17页 |
1.4.1 引入增益和损耗 | 第14页 |
1.4.2 具有parity-time对称性的光学格子 | 第14-15页 |
1.4.3 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15-17页 |
1.4.3.1 PT对称晶格中无缺陷时 | 第15-16页 |
1.4.3.2 PT对称晶格中存在缺陷时 | 第16-17页 |
1.5 研究PT对称晶格中光孤子的有意义 | 第17页 |
1.6 论文的结构以及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1.6.1 结构安排与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6.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理论模型与数值方法 | 第19-31页 |
2.1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推导 | 第19-20页 |
2.2 非线性响应分类 | 第20-22页 |
2.2.1 克尔型 | 第21页 |
2.2.2 饱和型 | 第21页 |
2.2.3 三次-五次型 | 第21-22页 |
2.3 平面波展开法 | 第22页 |
2.4 PT对称光学格子的数学模型 | 第22-23页 |
2.5 计算孤子解的数值算法 | 第23-26页 |
2.5.1 平方算子算法(SOM) | 第24页 |
2.5.2 修正的平方算子算法(MSOM) | 第24-25页 |
2.5.3 牛顿迭代法 | 第25-26页 |
2.5.4 PT对称光学格子中的孤子解 | 第26页 |
2.6 孤子的传输仿真算法 | 第26-30页 |
2.6.1 分步傅里叶算法 | 第27-28页 |
2.6.2 四阶龙格-库塔算法 | 第28-29页 |
2.6.3 PT对称光学格子中的孤子传输仿真 | 第29-3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克尔型非线性介质中的非PT对称孤子 | 第31-43页 |
3.1 克尔型模型 | 第31-32页 |
3.2 克尔型介质中的PT对称孤子 | 第32-33页 |
3.3 克尔型介质中的非PT对称孤子 | 第33-37页 |
3.3.1 建立非PT对称孤子模型 | 第34页 |
3.3.2 非PT对称孤子解 | 第34-37页 |
3.4 克尔型介质中的非PT对称孤子与PT对称孤子的比较 | 第37-41页 |
3.4.1 能量特性 | 第37-40页 |
3.4.2 传输特性 | 第40-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饱和型非线性介质中的非PT对称孤子 | 第43-64页 |
4.1 饱和型模型: | 第43-44页 |
4.2 饱和介质中的PT对称孤子 | 第44-47页 |
4.2.1 半无穷带隙中的PT对称孤子 | 第44-45页 |
4.2.2 第一带隙中的PT对称孤子 | 第45-47页 |
4.3 饱和介质中的非PT对称孤子 | 第47-62页 |
4.3.1 半无穷带隙中的非PT对称孤子 | 第47-55页 |
4.3.2 第一带隙中的非PT对称孤子 | 第55-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本文总结 | 第64页 |
5.2 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