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选题范围的界定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的花鸟画综述 | 第13-26页 |
第一节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的时代背景 | 第13-16页 |
第二节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的孕育环境 | 第16-20页 |
一、海上画派的艺术土壤 | 第16-18页 |
二、岭南画派的艺术土壤 | 第18-20页 |
第三节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的群体构成 | 第20-23页 |
一、海上画派的群体构成 | 第20-22页 |
二、岭南画派的群体构成 | 第22-23页 |
第四节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的地缘差异 | 第23-26页 |
第二章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花鸟画风的形成 | 第26-49页 |
第一节 外来文化对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花鸟画的影响 | 第26-32页 |
一、海上画派花鸟画对西方绘画元素的借鉴 | 第26-29页 |
二、岭南画派花鸟画对东洋及西洋绘画理念的吸收 | 第29-32页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对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花鸟画的熏陶 | 第32-39页 |
一、海上画派——金石之味与民间版画艺术的融合 | 第32-35页 |
二、岭南画派——没骨画之法与文人画传统的贯通 | 第35-39页 |
第三节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花鸟画风的流布 | 第39-46页 |
一、书画社团活动对海上画派花鸟画风的作用 | 第40-43页 |
二、《真相画报》及美术展览对岭南画派花鸟画风的流布 | 第43-46页 |
第四节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花鸟画风形成的联系与差异 | 第46-49页 |
第三章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的花鸟画风格比较 | 第49-83页 |
第一节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花鸟画的题材比较 | 第49-56页 |
一、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花鸟画的题材 | 第49-53页 |
二、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花鸟画题材的异同 | 第53-56页 |
第二节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花鸟画的构图章法比较 | 第56-64页 |
一、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花鸟画的构图章法 | 第57-61页 |
二、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花鸟画构图章法的异同 | 第61-64页 |
第三节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花鸟画的设色风格比较 | 第64-71页 |
一、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花鸟画的设色风格 | 第64-69页 |
二、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的花鸟画设色风格的异同 | 第69-71页 |
第四节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比较 | 第71-83页 |
一、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花鸟画的表现技法 | 第71-79页 |
二、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花鸟画表现技法的异同 | 第79-83页 |
第四章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花鸟画的创作意象比较 | 第83-101页 |
第一节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花鸟画的创作目的 | 第83-89页 |
一、海上画派花鸟画创作目的的商业化 | 第83-85页 |
二、岭南画派花鸟画创作目的的革命化 | 第85-87页 |
三、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花鸟画创作目的的相同点 | 第87-89页 |
第二节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花鸟画的艺术思维比较 | 第89-93页 |
一、海上画派花鸟画对写意精神的传承 | 第89-91页 |
二、岭南画派花鸟画对形意和谐的追求 | 第91-93页 |
第三节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花鸟画的审美意象比较 | 第93-101页 |
一、海上画派——意趣与古拙之美 | 第94-97页 |
二、岭南画派——幽淡与悲壮之美 | 第97-101页 |
第五章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的艺术成就及其局限性 | 第101-114页 |
第一节 海上画派花鸟画的艺术成就及其局限性 | 第101-106页 |
一、海上画派花鸟画的艺术成就 | 第101-104页 |
二、海上画派花鸟画的局限性 | 第104-106页 |
第二节 岭南画派花鸟画的艺术成就及其局限性 | 第106-114页 |
一、岭南画派花鸟画的艺术成就 | 第106-112页 |
二、岭南画派花鸟画的局限性 | 第112-114页 |
结语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118-119页 |
致谢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