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仕女画艺术特色及其成因研究
内容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4页 |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第8-9页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9-13页 |
四、实用价值及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明清仕女画的缘起 | 第14-23页 |
第一节 明清仕女画与时代背景 | 第14-16页 |
第二节 明清仕女画与地域经济 | 第16-19页 |
第三节 明清仕女画与人文环境 | 第19-23页 |
第二章 明清仕女画及其病态性柔弱画风 | 第23-39页 |
第一节 明清仕女画的造型与病态性柔弱风格 | 第23-27页 |
第二节 明清仕女画的构图与笔墨运用 | 第27-33页 |
第三节 明清仕女画的题材与鉴赏功能 | 第33-39页 |
第三章 明清仕女画“千人一面”风格 | 第39-62页 |
第一节 明清仕女画“千人一面”程式化造型 | 第39-43页 |
第二节 明清仕女画与《花间集》佳人意态诠释 | 第43-47页 |
第三节 明清仕女画与宋词类型化女性风情 | 第47-54页 |
第四节 明清仕女画与《红楼梦》女性形象特征 | 第54-62页 |
第四章 明清仕女画“瘦弱”样式的形成 | 第62-79页 |
第一节 明清仕女画“瘦弱”样式与创作平民化倾向 | 第62-66页 |
第二节 唐寅仕女画与青楼雅韵 | 第66-73页 |
第三节 陈洪绶怪诞艺术与风尘女子 | 第73-79页 |
第五章 明清仕女画与文人隐逸思想考析 | 第79-97页 |
第一节 明清仕女画与元人超尘出世意识 | 第79-83页 |
第二节 明清仕女画与明清文人园林雅致之情 | 第83-87页 |
第三节 明清仕女画与遗民画家的异化心态 | 第87-92页 |
第四节 明清仕女画与明清文学作品中的悲剧元素 | 第92-97页 |
第六章 明清仕女画对近现代绘画的影响 | 第97-113页 |
第一节 明清仕女画与任伯年的绘画艺术 | 第97-102页 |
第二节 明清仕女画对近现代女性人物画的影响 | 第102-107页 |
第三节 明清仕女画对现代画家的影响 | 第107-113页 |
结语 | 第113-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