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0-12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论文内容及框架 | 第12-13页 |
1.3.1 论文内容 | 第12页 |
1.3.2 论文框架 | 第12-13页 |
1.4 论文的可能创新点 | 第13-15页 |
2 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第15-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2.1.2 国际结算风险 | 第15页 |
2.1.3 国际结算业务特征 | 第15-1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2.1 风险管理的概念 | 第17页 |
2.2.2 风险管理理论的内容 | 第17-18页 |
2.2.3 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 第18-20页 |
2.3 研究综述 | 第20-24页 |
2.3.1 不同结算方式的风险管理研究 | 第20-21页 |
2.3.2 国际结算业务风险因素研究 | 第21-22页 |
2.3.3 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 第22-24页 |
3 XARJ结算登记有限公司国际结算业务风险及管理现状分析 | 第24-35页 |
3.1 XARJ结算登记有限公司概述 | 第24-27页 |
3.1.1 公司简介 | 第24页 |
3.1.2 组织结构 | 第24-26页 |
3.1.3 经营业务 | 第26-27页 |
3.2 XARJ结算登记有限公司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现状分析 | 第27-30页 |
3.2.1 财务分析 | 第27-28页 |
3.2.2 账龄分析 | 第28-29页 |
3.2.3 客户分析 | 第29-30页 |
3.3 XARJ结算登记有限公司国际结算业务中风险管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0-35页 |
3.3.1 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第30-31页 |
3.3.2 存在问题分析 | 第31-32页 |
3.3.3 成因分析 | 第32-35页 |
4 基于AHP方法的XARJ国际结算风险识别与评估 | 第35-54页 |
4.1 XARJ国际结算风险识别指标体系设计 | 第35-37页 |
4.1.1 风险识别指标体系设计步骤 | 第35-36页 |
4.1.2 风险识别指标体系确定 | 第36-37页 |
4.2 XARJ国际结算风险识别指标权重确定 | 第37-46页 |
4.2.1 构造层次结构模型 | 第37页 |
4.2.2 指标一致性检验 | 第37-45页 |
4.2.3 指标体系组合权重确定 | 第45-46页 |
4.3 XARJ结算登记有限公司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综合评价 | 第46-53页 |
4.3.1 总体风险度确定 | 第46-49页 |
4.3.2 指标重要性分析 | 第49-53页 |
4.4 小结 | 第53-54页 |
5 XARJ结算登记有限公司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管理策略 | 第54-66页 |
5.1 风险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 第54-55页 |
5.1.1 风险管理的目标 | 第54页 |
5.1.2 风险管理的原则 | 第54-55页 |
5.2 事前风险识别 | 第55-57页 |
5.2.1 内部风险管理与预防 | 第55页 |
5.2.2 国家风险观测与考量 | 第55-56页 |
5.2.3 风险全面核查与预控 | 第56-57页 |
5.3 事中风险控制 | 第57-62页 |
5.3.1 风险管理保障与跟踪 | 第57页 |
5.3.2 外汇风险预测与控制 | 第57-58页 |
5.3.3 信用风险分析与控制 | 第58-60页 |
5.3.4 项目风控流程与监控 | 第60-62页 |
5.4 事后风险评价 | 第62-65页 |
5.4.1 风险管理反馈与改进 | 第62页 |
5.4.2 技术风险安全与措施 | 第62-64页 |
5.4.3 内部风险评估与处理 | 第64-65页 |
5.5 小结 | 第65-66页 |
6 XARJ结算登记有限公司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管理策略保障措施 | 第66-69页 |
6.1 完善风险监控系统 | 第66页 |
6.2 优化信息沟通系统 | 第66-67页 |
6.3 加强技术层面保障 | 第67页 |
6.4 建设高效风险团队 | 第67页 |
6.5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 第67-69页 |
7 结论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附录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