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历史演化 | 第15-26页 |
·西方国家劳动者权益保障发展过程 | 第15-18页 |
·工业化初期的基本被忽视的劳动者权益 | 第15-16页 |
·20世纪上半期的劳动者权益保障: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 第16-17页 |
·20世纪下半期的劳动者权益: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 | 第17-18页 |
·我国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发展过程 | 第18-21页 |
·计划经济时代由国家保障的劳动者权益 | 第18-19页 |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复杂化的劳动者权益保障状况 | 第19-20页 |
·市场经济初步确立时期的劳动者权益保障 | 第20-21页 |
·我国推行三方协调机制的历程及运行现状 | 第21-26页 |
·三方协调机制在我国的推行历程 | 第22-23页 |
·三方协调机制的现状和运行方式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三方协调机制的博弈分析 | 第26-41页 |
·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博弈 | 第26-33页 |
·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博弈的基础 | 第26-28页 |
·劳动者与企业关于工资冲突的博弈 | 第28-30页 |
·企业和劳动者的决策的博弈分析 | 第30-33页 |
·劳动者和企业博弈形成合作的过程 | 第33-39页 |
·劳动者和企业博弈过程中合作的动因及效应 | 第33-34页 |
·劳动者和企业合作偏好程度及其利益的帕累托改进 | 第34-37页 |
·政府促成劳动者和企业合作博弈的过程 | 第37-39页 |
·政府在企业和劳动者博弈过程中的作用 | 第39-41页 |
·政府对企业行为的约束 | 第39-40页 |
·政府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三方协调机制运行模式研究 | 第41-49页 |
·模式一:政府很少干预,以处理劳资纠纷为重点 | 第41-42页 |
·模式二:政府适当介入,以社会伙伴式对话为重点 | 第42-44页 |
·模式三:政府全面干预,以行政调控为重点 | 第44-49页 |
第五章 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三方协调机制发展的对策 | 第49-58页 |
·三种运行模式对完善三方协调机制的启示 | 第49-51页 |
·宏观层面总体协调的对策 | 第51-53页 |
·立法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三方协调 | 第52页 |
·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 第52-53页 |
·完善运行过程的具体途径 | 第53-54页 |
·完善三方主体职能的具体建议 | 第54-58页 |
·加强劳动者组织建设的途径 | 第54-55页 |
·完善企业组织建设的建议 | 第55-56页 |
·转变政府职能的建议 | 第56-5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