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公共服务外包的三维风险识别模型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0页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1-14页
        1.1.1 引入公共服务外包是我国政府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要求第11-12页
        1.1.2 进行风险识别研究是公共服务外包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第12-13页
        1.1.3 现有的公共服务外包风险识别理论研究不能够满足需求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23页
        1.2.1 公共服务外包研究综述第14-20页
        1.2.2 风险识别模型研究综述第20-21页
        1.2.3 三维概念模型研究综述第21-23页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23-26页
        1.3.1 相关概念界定第23-24页
        1.3.2 理论基础第24-26页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第26-28页
        1.4.1 研究思路第26-27页
        1.4.2 研究内容第27-28页
    1.5 研究方法第28页
    1.6 研究意义第28-30页
        1.6.1 理论意义第28页
        1.6.2 现实意义第28-30页
第二章 公共服务外包风险识别模型的演进第30-37页
    2.1 公共服务外包风险识别的主要模型第30-34页
    2.2 公共服务外包风险识别模型的分析第34-35页
        2.2.1 公共服务外包风险识别模型的成效第34页
        2.2.2 公共服务外包风险识别模型的不足第34-35页
    2.3 公共服务外包风险识别的关键问题分析第35页
    2.4 公共服务外包三维风险识别模型构建的需要分析第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公共服务外包三维风险识别模型的设计第37-59页
    3.1 公共服务外包三维风险识别模型的总体设计第37-38页
    3.2 公共服务外包三维风险识别模型的具体设计第38-58页
        3.2.1 公共服务外包三维风险识别模型的维度设计第38-41页
        3.2.2 公共服务外包三维风险识别模型点的定位第41-42页
        3.2.3 公共服务外包三维风险识别模型的风险要素整合第42-58页
    3.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四章 公共服务外包三维风险识别模型总体设计的论证第59-63页
    4.1 模型能够对公共服务外包的风险大小和风险性质进行有效识别第59-60页
    4.2 模型能够在单个和多个公共服务外包项目中进行具体运用第60-62页
    4.3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公共服务外包三维风险识别模型内容维度设计的论证第63-69页
    5.1 公共服务外包三维风险识别模型内容维度设计的合理性论证第63-64页
        5.1.1 内容维度设计的合理性标准第63页
        5.1.2 内容维度设计保证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第63-64页
        5.1.3 内容维度要素能够体现公共服务外包的公共性和复杂性第64页
    5.2 公共服务外包三维风险识别模型内容维度设计的科学性论证第64-66页
        5.2.1 内容维度设计的科学性标准第64页
        5.2.2 内容维度设计契合公共服务外包的实践现状和现实需求第64-65页
        5.2.3 内容维度要素以公共产品理论为基本前提第65-66页
    5.3 公共服务外包三维风险识别模型内容维度设计的有效性论证第66-68页
        5.3.1 内容维度设计的有效性标准第66页
        5.3.2 内容维度要素设计优于现有的其他设计第66-67页
        5.3.3 内容维度要素能够在风险识别时形成区分度第67-68页
    5.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公共服务外包三维风险识别模型模式维度设计的论证第69-76页
    6.1 公共服务外包三维风险识别模型模式维度设计的合理性论证第69-70页
        6.1.1 模式维度设计的合理性标准第69页
        6.1.2 模式维度设计保证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第69-70页
        6.1.3 模式维度要素能够从本质上区分公共服务外包模式第70页
    6.2 公共服务外包三维风险识别模型模式维度设计的科学性论证第70-72页
        6.2.1 模式维度设计的科学性标准第70页
        6.2.2 模式维度设计源于公共服务购买的实践经验总结第70-71页
        6.2.3 模式维度要素以资源依赖理论为基本前提第71-72页
    6.3 公共服务外包三维风险识别模型模式维度设计的有效性论证第72-75页
        6.3.1 模式维度设计的有效性标准第72页
        6.3.2 模式维度设计优于现有的其他设计第72-73页
        6.3.3 模式维度要素能够在风险识别时形成区分度第73-75页
    6.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七章 公共服务外包三维风险识别模型时间维度设计的论证第76-81页
    7.1 公共服务外包三维风险识别模型时间维度设计的合理性论证第76-77页
        7.1.1 时间维度设计的合理性标准第76页
        7.1.2 时间维度设计有利于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和动态的风险监控第76页
        7.1.3 时间维度要素能够体现公共服务外包的流程第76-77页
    7.2 公共服务外包三维风险识别模型时间维度设计的科学性论证第77-79页
        7.2.1 时间维度设计的科学性标准第77页
        7.2.2 时间维度设计源于公共服务外包的实践操作流程第77页
        7.2.3 时间维度要素基于公共服务外包程序的理论和实践总结第77-79页
    7.3 公共服务外包三维风险识别模型时间维度设计的有效性论证第79-80页
        7.3.1 时间维度设计的有效性标准第79页
        7.3.2 时间维度设计优于现有的其他设计第79页
        7.3.3 时间维度要素能够在风险识别时形成区分度第79-80页
    7.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八章 结论第81-83页
    8.1 研究结论第81-82页
    8.2 研究展望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都市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英语教育硕士项目的实效及改进策略研究--基于对百名教育硕士背景的英语教师之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