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生物发光断层成像系统搭建与算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缩略词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生物发光断层成像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生物发光断层成像的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1.2.2 生物发光断层成像系统的构建 | 第14-16页 |
1.3 生物发光断层成像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1.4.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页 |
1.4.2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生物发光断层成像硬件系统设计 | 第19-28页 |
2.1 BLT实验样机的整体设计 | 第19-20页 |
2.2 BLT系统的部件选型 | 第20-23页 |
2.2.1 科学级CCD相机选型 | 第20-22页 |
2.2.2 镜头选型 | 第22-23页 |
2.3 BLT实验样机控制模块设计 | 第23-27页 |
2.3.1 基于伺服电机的升降控制 | 第24-26页 |
2.3.2 基于步进电机的旋转控制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生物发光断层成像光传输模型的研究 | 第28-37页 |
3.1 光在生物组织中的传输模型 | 第28-32页 |
3.1.1 辐射传输理论 | 第28页 |
3.1.2 扩散近似方程 | 第28-29页 |
3.1.3 扩散近似方程的求解 | 第29-31页 |
3.1.4 光在组织内传输的仿真实验 | 第31-32页 |
3.2 光在自由空间的传输模型 | 第32-36页 |
3.2.1 透镜模型简化 | 第33-35页 |
3.2.2 光在自由空间的辐射变化 | 第35-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生物发光断层成像重建算法研究 | 第37-54页 |
4.1 体表光辐照度重建算法研究 | 第37-39页 |
4.1.1 成像系统坐标系的建立 | 第37-38页 |
4.1.2 体表辐照度重建 | 第38-39页 |
4.2 体表重建算法的实验验证 | 第39-45页 |
4.2.1 实验材料选取 | 第39-40页 |
4.2.2 圆柱形仿体实验 | 第40-42页 |
4.2.3 不规则曲面仿体实验 | 第42-43页 |
4.2.4 猪肉组织实验 | 第43-45页 |
4.3 体内光源重建算法研究 | 第45-50页 |
4.3.1 光源重建方法 | 第45页 |
4.3.2 模型降阶研究 | 第45-46页 |
4.3.3 不适定方程求解 | 第46-49页 |
4.3.4 光源最佳可行区自适应选取方法的研究 | 第49-50页 |
4.4 体内光源重建算法的实验验证 | 第50-53页 |
4.4.1 体内光源重建结果 | 第50-52页 |
4.4.2 重建结果讨论 | 第52-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生物发光断层成像仪样机与实验验证 | 第54-60页 |
5.1 BLT成像仪的软硬件实现 | 第54-55页 |
5.2 小鼠实验 | 第55-58页 |
5.2.1 小鼠预处理 | 第55页 |
5.2.2 小鼠图像采集 | 第55-57页 |
5.2.3 小鼠CT图像的采集 | 第57-58页 |
5.3 小鼠数据处理与结果显示 | 第58-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0页 |
6.2 前景与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