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1.3 研究的目的 | 第16-17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6-17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7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6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第20-22页 |
1.6.1 研究创新点 | 第20-21页 |
1.6.2 研究难点 | 第21-22页 |
2 以往研究回顾 | 第22-38页 |
2.1 创业研究文献回顾 | 第22-26页 |
2.1.1 创业的定义 | 第22-23页 |
2.1.2 创业经典模型 | 第23-26页 |
2.2 网店创业文献回顾 | 第26-28页 |
2.2.1 网店的定义 | 第26页 |
2.2.2 网店创业的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2.3 创业学习理论综述 | 第28-31页 |
2.3.1 创业学习的内涵 | 第28-29页 |
2.3.2 创业学习的理论模型及相关研究 | 第29-31页 |
2.4 创业能力的理论综述 | 第31-32页 |
2.4.1 创业能力的研究视角 | 第31-32页 |
2.4.2 创业能力的维度划分 | 第32页 |
2.5 创业绩效理论综述 | 第32-35页 |
2.5.1 创业绩效的相关研究 | 第32-33页 |
2.5.2 创业绩效的测量 | 第33-35页 |
2.6 研究总结及评述 | 第35-38页 |
3 研究模型与理论假设 | 第38-52页 |
3.1 研究模型设计 | 第38页 |
3.2 变量解释 | 第38-45页 |
3.2.1 创业学习——理论学习、实践学习 | 第38-42页 |
3.2.2 创业能力——机会识别能力、运营管理能力 | 第42-43页 |
3.2.3 创业绩效——生存性、成长性 | 第43-45页 |
3.3 理论假设 | 第45-52页 |
3.3.1 创业学习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 | 第45-46页 |
3.3.2 创业学习对创业能力的影响作用 | 第46-47页 |
3.3.3 创业能力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 | 第47-48页 |
3.3.4 创业能力对创业学习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起中介作用 | 第48-49页 |
3.3.5 控制变量 | 第49-50页 |
3.3.6 研究假设汇总 | 第50-52页 |
4 实证方案设计与实施 | 第52-60页 |
4.1 实证研究方案设计 | 第52-53页 |
4.1.1 实证研究目的与方案选择 | 第52页 |
4.1.2 实证研究对象 | 第52页 |
4.1.3 实证研究过程控制 | 第52-53页 |
4.2 问卷设计 | 第53-58页 |
4.2.1 文献阅读与深度访谈 | 第53-54页 |
4.2.2 指标与问项的初步形成 | 第54-57页 |
4.2.3 预调研及问卷修正 | 第57页 |
4.2.4 问卷有效性控制 | 第57-58页 |
4.3 式问卷调查 | 第58页 |
4.4 分析方法 | 第58-60页 |
5 实证数据分析 | 第60-96页 |
5.1 样本基本信息 | 第60-61页 |
5.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61-62页 |
5.2.1 指标信度分析 | 第61-62页 |
5.2.2 指标效度分析 | 第62页 |
5.3 因子分析 | 第62-71页 |
5.3.1 理论学习的因子分析 | 第63-64页 |
5.3.2 实践学习的因子分析 | 第64-66页 |
5.3.3 创业能力的因子分析 | 第66-69页 |
5.3.4 创业绩效的因子分析 | 第69-71页 |
5.4 相关分析 | 第71-72页 |
5.5 回归分析 | 第72-78页 |
5.5.1 创业能力与创业学习各方式的回归分析 | 第72-74页 |
5.5.2 创业绩效与创业学习各方式的回归分析 | 第74-77页 |
5.5.3 创业能力与创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77-78页 |
5.6 中介效应的检验 | 第78-82页 |
5.6.1 机会识别能力的中介效应的检验 | 第79-80页 |
5.6.2 运营管理能力的中介效应的检验 | 第80-82页 |
5.7 方差分析 | 第82-90页 |
5.7.1 不同性别对其他变量的方差分析 | 第82页 |
5.7.2 不同学历对其他变量的方差分析 | 第82-84页 |
5.7.3 不同专业对其他变量的方差分析 | 第84-86页 |
5.7.4 不同创业环境对其他变量的方差分析 | 第86-88页 |
5.7.5 不同网店团队人数对其他变量的方差分析 | 第88-89页 |
5.7.6 不同网店经营时间对其他变量的方差分析 | 第89-90页 |
5.8 数据再挖掘 | 第90-96页 |
5.8.1 自变量交互作用分析 | 第91-92页 |
5.8.2 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进一步分析 | 第92-96页 |
6 实证分析结果讨论 | 第96-110页 |
6.1 假设检验结果 | 第96-98页 |
6.2 模型修正 | 第98页 |
6.3 研究结果分析与总结 | 第98-106页 |
6.3.1 相关、回归分析 | 第98-100页 |
6.3.2 方差分析 | 第100-106页 |
6.4 研究结论与应用 | 第106-110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10-114页 |
7.1 研究总结 | 第110-111页 |
7.2 研究局限 | 第111-112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4页 |
附录 | 第124-130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