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风能发电论文

风光储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课题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我国风能及太阳能发电现状第10-12页
        1.2.2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提出第12-13页
        1.2.3 国内外风光储发电系统发展现状第13-15页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风/光功率特性分析及风光储系统组成第17-40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风/光功率特性分析及其互补特性第17-32页
        2.2.1 风力发电特性分析第17-21页
        2.2.2 光伏发电特性分析第21-26页
        2.2.3 风光互补特性分析第26-32页
    2.3 储能技术第32-36页
        2.3.1 储能技术分类第32-34页
        2.3.2 储能系统充放电工作原理第34-35页
        2.3.3 储能系统指标第35-36页
    2.4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组成及其关键技术第36-39页
        2.4.1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构成第36-38页
        2.4.2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第38-39页
    2.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基于加权移动平均自适应滤波方法的风光功率平滑控制策略研究第40-51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移动平均法第40-41页
    3.3 基于加权移动平均滤波方法的风光功率平滑第41-42页
    3.4 滤波带宽T与储能系统容量关系第42-46页
    3.5 加权移动平均白适应滤波方法平滑风光功率控制策略研究第46-50页
        3.5.1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功率平滑控制策略第46-48页
        3.5.2 仿真实例第48-50页
    3.6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具有波动率约束条件的风光储协调控制策略第51-58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基于波动率约束条件的风光储协调控制策略第51-57页
        4.2.1 波动率约束条件下风光储协调控制框图第51-54页
        4.2.2 仿真实例第54-57页
    4.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5.1 结论第58页
    5.2 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作者简介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馈风力发电机降阶模型研究
下一篇:哈尔滨供电公司电力工程管理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