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铸造论文--铸造工艺论文--特种铸造论文

薄壁复杂结构件电铸成形基础试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注释表第13-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4页
    1.1 课题背景第15-16页
    1.2 电铸技术概论第16-18页
        1.2.1 电铸技术的基本原理第17页
        1.2.2 电铸的工艺流程第17-18页
        1.2.3 电铸的工艺特点第18页
    1.3 电铸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第18-21页
    1.4 电铸新型材料的研究现状及铁镍合金概述第21页
    1.5 电铸新工艺的研究第21-22页
    1.6 电铸均匀性的研究现状第22-23页
    1.7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电铸技术基本理论第24-38页
    2.1 电铸技术基本原理第24-32页
        2.1.1 电沉积过程第24页
        2.1.2 法拉第定律第24-25页
        2.1.3 脉冲双电层理论第25-27页
        2.1.4 电极极化第27-29页
        2.1.5 液相传质过程第29-30页
        2.1.6 金属电沉积时阴极表面上的电流分布第30-32页
    2.2 电铸的影响因素第32-33页
        2.2.1 电铸基体及其表面性质第32-33页
        2.2.2 脉冲电源第33页
        2.2.3 电铸液的搅拌第33页
    2.3 摩擦辅助电铸机理第33-36页
        2.3.1 除氢机理第34-35页
        2.3.2 机械整平机理第35-36页
        2.3.3 改变组织结构的机理第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脉冲电铸铁镍合金基础试验研究第38-54页
    3.1 试验过程第38-40页
    3.2 检测方法第40-42页
        3.2.1 电铸层微观形貌和成分检测第40页
        3.2.2 电铸层晶粒大小检测第40-41页
        3.2.3 显微硬度检测第41页
        3.2.4 铸层物相检测第41页
        3.2.5 热膨胀系数检测第41-42页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42-53页
        3.3.1 铸层表面质量第42-43页
        3.3.2 脉冲参数对铸层 Fe 含量的影响第43-44页
        3.3.3 脉冲参数对铸层择优取向和物相的影响第44-46页
        3.3.4 脉冲参数对铸层组织结构的影响第46-51页
        3.3.5 脉冲参数对铸层性能的影响第51-53页
            3.3.5.1 脉冲参数对合金层显微硬度的影响第51-52页
            3.3.5.2 脉冲电铸合金层热膨胀性能第52-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薄壁零件电铸成形基础研究第54-67页
    4.1 电铸薄壁镍变形试验研究第54-59页
        4.1.1 试验装置设计第54-56页
        4.1.2 试验结果处理方法第56-57页
        4.1.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7-59页
            4.1.3.1 薄片阴极变形量与电流密度的关系第57-58页
            4.1.3.2 薄片阴极变形量与薄片表面线速度和冲液强度的关系第58-59页
    4.2 辅助阴极研究第59-64页
    4.3 后处理工艺试验研究第64-66页
    4.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薄壁复杂结构件电铸试验研究第67-85页
    5.1 复合材料成型模具试验件成形试验第67-75页
        5.1.1 阳极及夹具设计第67-71页
        5.1.2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71-75页
    5.2 直升机防蚀片成形试验第75-84页
        5.2.1 防蚀片摩擦辅助电铸装置设计第76-78页
        5.2.2 防蚀片试验过程第78-79页
        5.2.3 防蚀片试验结果与分析第79-84页
            5.2.3.1 冲液对电铸表面质量的影响第79-80页
            5.2.3.2 辅助阴极对电铸层边缘厚度均匀性的影响第80-81页
            5.2.3.3 防蚀片厚度均匀性分析第81-83页
            5.2.3.4 防蚀片后处理结果分析第83-84页
    5.3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85-87页
    6.1 论文总结第85-86页
    6.2 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2页
致谢第92-9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容器冷加工与承载能力研究
下一篇:3DS MAX和ArcGIS结合的虚拟矿井三维可视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