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1.1 传统墙体承重砖木结构房屋概况 | 第11-14页 |
1.1.1 传统墙体承重砖木结构房屋简介 | 第11-13页 |
1.1.2 传统墙体承重砖木结构房屋的历史发展 | 第13-14页 |
1.2 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4-18页 |
1.2.1 传统墙体承重砖木结构房屋的现存价值 | 第14-15页 |
1.2.2 传统墙体承重砖木结构房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15-17页 |
1.2.3 本文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第17-18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0-22页 |
2 传统墙体承重砖木结构房屋的实地调研 | 第22-34页 |
2.1 调研对象及调研工作简介 | 第22-25页 |
2.1.1 调研对象简介 | 第22-23页 |
2.1.2 调研工作简介 | 第23-25页 |
2.2 单体建筑构成 | 第25-28页 |
2.2.1 主要建筑材料 | 第25-26页 |
2.2.2 单体建筑平立面构成 | 第26-28页 |
2.3 结构构造特点 | 第28-33页 |
2.3.1 墙体形式及构造特点 | 第28-29页 |
2.3.2 门窗形式及构造特点 | 第29-30页 |
2.3.3 楼盖形式及构造特点 | 第30页 |
2.3.4 屋盖形式及构造特点 | 第30-31页 |
2.3.5 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 第31-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自重作用下的受力变形分析 | 第34-53页 |
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4-42页 |
3.1.1 基本假定 | 第34-36页 |
3.1.2 模型参数的选取 | 第36-40页 |
3.1.3 有限元模型单元的选取 | 第40-42页 |
3.2 屋盖部分的受力与变形分析 | 第42-46页 |
3.2.1 屋盖部分变形分析 | 第42-44页 |
3.2.2 屋盖部分受力分析 | 第44-46页 |
3.3 墙体部分的受力与变形分析 | 第46-51页 |
3.3.1 墙体部分的变形分析 | 第46-49页 |
3.3.2 墙体部分的受力分析 | 第49-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4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变形分析 | 第53-76页 |
4.1 模态分析 | 第53-56页 |
4.2 地震作用下变形分析 | 第56-61页 |
4.2.1 X 向地震作用下变形分析 | 第56-58页 |
4.2.2 Y 向地震作用下变形分析 | 第58-61页 |
4.3 地震作用下受力分析 | 第61-66页 |
4.3.1 X 向地震作用下受力分析 | 第61-63页 |
4.3.2 Y 向地震作用下受力分析 | 第63-66页 |
4.4 对传统墙体承重类砖木房屋结构构造的改进意见 | 第66-75页 |
4.4.1 提升木屋盖、木楼盖与墙体之间连接性能的改进方法 | 第67-70页 |
4.4.2 提升木楼盖、木屋盖中木构件之间连接性能的改进方法 | 第70-72页 |
4.4.3 提升墙体承载能力的改进方法 | 第72-74页 |
4.4.4 门窗洞口的处理 | 第74-7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6-79页 |
5.1 结论 | 第76-77页 |
5.2 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