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插图及附表清单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11页 |
1.2 奶牛乳房炎的危害 | 第11-12页 |
1.3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因素 | 第12-15页 |
1.3.1 发病的规律 | 第12页 |
1.3.2 病原微生物 | 第12-13页 |
1.3.3 发病机理 | 第13-14页 |
1.3.4 营养因素 | 第14页 |
1.3.5 环境因素 | 第14页 |
1.3.6 遗传因素 | 第14-15页 |
1.3.7 防御机能 | 第15页 |
1.4 奶牛乳房炎的治疗 | 第15-16页 |
1.4.1 抗生素类疗法 | 第15页 |
1.4.2 中药疗法 | 第15页 |
1.4.3 激光疗法 | 第15-16页 |
1.5 奶牛孰房炎的预防 | 第16-17页 |
1.5.1 接种疫苗 | 第16页 |
1.5.2 环境的卫生管理 | 第16页 |
1.5.3 饲料的管理 | 第16页 |
1.5.4 药浴乳头 | 第16-17页 |
1.5.5 干奶期的预防 | 第17页 |
1.6 蒙药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6.1 蒙药的基本研究理论 | 第17-18页 |
1.6.2 蒙药观点解读奶牛乳房炎 | 第18页 |
1.7 植物有效成分抑菌机制研究 | 第18-19页 |
1.7.1 植物有效成分对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7.2 植物有效成分抑菌机理 | 第18-19页 |
1.8 小结 | 第19页 |
2 蒙兽药有效成分抗菌组方的确立 | 第19-34页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9-20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20-24页 |
2.2 试验结果 | 第24-32页 |
2.2.1 奶牛乳房炎两种主要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和鉴定 | 第24-27页 |
2.2.2 对两种主要致病菌敏感的蒙药单一有效成分的筛选 | 第27-28页 |
2.2.3 对两种主要致病菌敏感的蒙药有效成分FIC指数的测定 | 第28-29页 |
2.2.4 对两种主要致病菌敏感的蒙药有效成分体外抗菌组方的筛选 | 第29-30页 |
2.2.5 对两种主要致病菌敏感的蒙药有效成分体外抗菌组方剂量配比优化 | 第30-32页 |
2.2.6 奶牛乳房炎两种主要致病菌混合菌液MLD的测定 | 第32页 |
2.3 讨论 | 第32-34页 |
2.3.1 蒙药有效成分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 第32-33页 |
2.3.2 蒙药有效成分抗菌组方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确立 | 第33-34页 |
3 蒙兽药有效成分抗菌组方药物的提取 | 第34-36页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34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34-35页 |
3.2 试验结果 | 第35-36页 |
3.2.1 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的粗提取及定性定量测定结果 | 第35页 |
3.2.2 大黄中大黄素、大黄酸的粗提取及定性定量测定结果 | 第35-36页 |
3.3 讨论 | 第36页 |
4 蒙兽药有效成分抗菌组方对两种主要致病菌体内外抗菌作用的研究 | 第36-39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36-37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36-37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37页 |
4.2 试验结果 | 第37-38页 |
4.2.1 蒙兽药有效成分抗菌组方体外抑菌MIC测定 | 第37-38页 |
4.2.2 蒙兽药抗菌组方体内抗菌试验 | 第38页 |
4.3 讨论 | 第38-39页 |
5 蒙兽药抗菌组方最大耐受量的测定 | 第39页 |
5.1 材料和方法 | 第39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39页 |
5.1.2 试验方法 | 第39页 |
5.2 试验结果 | 第39页 |
5.3 讨论 | 第39页 |
6 蒙兽药抗菌组方抑菌机理的研究 | 第39-46页 |
6.1 材料和方法 | 第39-41页 |
6.1.1 试验材料 | 第39-40页 |
6.1.2 试验方法 | 第40-41页 |
6.2 试验结果 | 第41-45页 |
6.2.1 各蒙单药有效成分以及抗菌组方对两种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 第41-42页 |
6.2.2 抗菌组方对细菌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6.2.3 抗菌组方对细菌细胞壁的测定 | 第43-44页 |
6.2.4 抗菌组方对细菌电导率的测定 | 第44-45页 |
6.3 讨论 | 第45-46页 |
7 建立乳房炎小鼠模型 | 第46-48页 |
7.1 材料和方法 | 第46-47页 |
7.1.1 试验材料 | 第46页 |
7.1.2 试验方法 | 第46-47页 |
7.2 乳房炎模型结果 | 第47-48页 |
7.2.1 建立乳房炎模型小鼠结果 | 第47页 |
7.2.2 蒙兽药抗菌组方对小鼠乳房炎模型的治疗以及临床症状变化结果 | 第47-48页 |
7.3 讨论 | 第48页 |
8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