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挖掘机液压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 第10-11页 |
1.3 几种常用的液压系统 | 第11-14页 |
1.3.1 正流量系统 | 第11-12页 |
1.3.2 负流量系统 | 第12页 |
1.3.3 负载敏感系统 | 第12-13页 |
1.3.4 三种控制系统对比分析 | 第13-14页 |
1.4 挖掘机液压系统匹配 | 第14-16页 |
1.4.1 挖掘机液压系统匹配的意义 | 第14-15页 |
1.4.2 挖掘机特性匹配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2 挖掘机正流量控制系统建模 | 第18-31页 |
2.1 液控正流量系统分析 | 第18-24页 |
2.1.1 挖掘机正流量控制液压系统基本原理 | 第19页 |
2.1.2 梭阀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2.1.3 液压泵原理及特性分析 | 第20-23页 |
2.1.4 力士乐三位六通多路阀结构和原理 | 第23-24页 |
2.2 正流量系统主泵控制模型 | 第24-26页 |
2.2.1 主泵恒功率调节活塞模型 | 第24-25页 |
2.2.2 主泵排量调节机构模型 | 第25-26页 |
2.3 变量泵—多路阀系统控制模型 | 第26-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液控正流量挖掘机液压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1-40页 |
3.1 仿真技术在挖掘机液压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3.1.1 液压系统建模特点 | 第31-32页 |
3.1.2 AMESim仿真软件概述 | 第32页 |
3.2 基于AMESim平台建立液压系统仿真模型 | 第32-38页 |
3.2.1 梭阀组仿真模型 | 第32页 |
3.2.2 液压泵模型的建立 | 第32-34页 |
3.2.3 多路阀模型的建立 | 第34-38页 |
3.4 液控正流量液压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挖掘机正流量系统特性分析 | 第40-51页 |
4.1 液压系统仿真模型的验证 | 第40-44页 |
4.1.1 系统主泵仿真模型的验证 | 第40-41页 |
4.1.2 动臂单动作仿真模型的验证 | 第41-42页 |
4.1.3 回转单动作仿真模型的验证 | 第42-43页 |
4.1.4 空挖动臂与回转复合动作仿真模型的验证 | 第43-44页 |
4.2 液控正流量系统匹配控制特性研究 | 第44-50页 |
4.2.1 梭阀组响应特性的研究 | 第44-45页 |
4.2.2 主泵动态特性的研究 | 第45-47页 |
4.2.3 主阀动态特性的研究 | 第47-48页 |
4.2.4 主泵-主阀匹配控制特性的研究 | 第48-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液控正流量系统控制特性优化 | 第51-63页 |
5.1 基于降低主泵响应速度实现泵—阀响应匹配 | 第51-55页 |
5.2 基于阀口开口面积优化实现泵—阀响应匹配 | 第55-58页 |
5.3 主泵泵控系统优化 | 第58-62页 |
5.3.1 两位两通阀AMESim建模仿真分析 | 第59-60页 |
5.3.2 改进方案双泵系统AMESim建模仿真分析 | 第60-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6 正流量液压系统响应性能实验研究 | 第63-70页 |
6.1 实验准备 | 第63-64页 |
6.1.1 实验目的和内容 | 第63页 |
6.1.2 实验设备 | 第63-64页 |
6.2 实测实验 | 第64-69页 |
6.2.1 实验原理 | 第64-65页 |
6.2.2 实验姿态标定和步骤 | 第65-69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70页 |
7.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70-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