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前言 | 第8-17页 |
1.1 选题背景和目的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第9-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3 关于国内外研究进展的评价 | 第14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步骤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特色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第17-20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 第17页 |
2.1.2 义务教育 | 第17-18页 |
2.1.3 义务教育均等化 | 第18页 |
2.2 理论依据 | 第18-20页 |
2.2.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18-19页 |
2.2.2 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19-20页 |
3 福清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基本情况 | 第20-25页 |
3.1 福清市社会经济简介及城镇化水平 | 第20页 |
3.2 福清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概况 | 第20-25页 |
3.2.1 福清市教育概况 | 第20-21页 |
3.2.2 福清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情况分布 | 第21-22页 |
3.2.3 福清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政策 | 第22-25页 |
4 福清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分析——基于问卷调查的探讨 | 第25-29页 |
4.1 关于问卷调查法及所涉及的受调查学生的范围 | 第25-26页 |
4.2 调查问卷结果 | 第26-29页 |
4.2.1 外来工子女问卷基本情况 | 第26-27页 |
4.2.2 外来工问卷基本情况 | 第27-28页 |
4.2.3 社会关注问卷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5 福清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均等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3页 |
5.1 享受教育机会不均等 | 第29-30页 |
5.1.1 城区、经济强镇镇区就近入学难 | 第29页 |
5.1.2 入学手续相对复杂 | 第29-30页 |
5.2 接受教育过程不均等 | 第30-31页 |
5.2.1 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屏障 | 第30-31页 |
5.2.2 缺乏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 | 第31页 |
5.3 教育产出结果不均等 | 第31-33页 |
5.3.1 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相对偏低 | 第31-32页 |
5.3.2 升学缺乏保障 | 第32-33页 |
6 福清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不均等的成因分析 | 第33-38页 |
6.1 教育机会不均等原因分析 | 第33-34页 |
6.1.1 现行户籍制度与教育体制相矛盾 | 第33页 |
6.1.2 进城务工人员维权能力有限 | 第33-34页 |
6.1.3 政府缺乏对流动人口的规范化管理 | 第34页 |
6.2 教育过程不均等原因分析 | 第34-35页 |
6.2.1 政府在优质教育资源上分配不均衡 | 第34-35页 |
6.2.2 学校办学利益出发点偏离 | 第35页 |
6.3 教育结果不均等原因分析 | 第35-38页 |
6.3.1 外来工家庭教育缺失 | 第35-36页 |
6.3.2 社会主流文化歧视排斥 | 第36-37页 |
6.3.3 政府落实政策力度不足 | 第37-38页 |
7 关于教育均等化的国内外经验及其启示 | 第38-41页 |
7.1 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 | 第38页 |
7.1.1 英国的“教育经费保障”政策 | 第38页 |
7.1.2 美国的“学区居住地入学”政策 | 第38页 |
7.1.3 日本的“校际资源均等”政策 | 第38页 |
7.2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经验 | 第38-39页 |
7.3 我国国内其他地区关于教育均等化的经验与做法 | 第39页 |
7.4 国内外关于教育均等化的经验评析 | 第39-41页 |
7.4.1 取消入学户籍屏障 | 第40页 |
7.4.2 教育资源合理配置 | 第40页 |
7.4.3 鼓励社会力量积极介入 | 第40-41页 |
8 促进福清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对策 | 第41-47页 |
8.1 深化教育户籍制度改革 | 第41-42页 |
8.2 加强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 | 第42页 |
8.3 建立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 第42-43页 |
8.4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办学 | 第43-44页 |
8.5 创新学校服务教育管理体系 | 第44页 |
8.6 推进新型外来工家庭教育 | 第44-45页 |
8.7 营造全民关爱的社会氛围 | 第45页 |
8.8 加大政策落实的机制保障 | 第45-47页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9.1 研究结论 | 第47页 |
9.2 研究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件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