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曲线连续刚构桥的概述 | 第9-12页 |
1.1.1 曲线连续刚构桥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 第9-11页 |
1.1.2 曲线连续刚构桥的特点 | 第11-12页 |
1.2 高墩多跨曲线连续刚构桥动力分析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高墩桥梁的抗震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曲线桥梁的抗震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20页 |
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0-27页 |
2.1 工程背景 | 第20-23页 |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3-24页 |
2.2.1 Ansys 模型的建立 | 第23-24页 |
2.2.2 Midas/Civil 模型的建立 | 第24页 |
2.3 地震波的选取 | 第24-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高墩多跨曲线连续刚构桥的自振特性分析 | 第27-40页 |
3.1 模态分析计算结果 | 第27-35页 |
3.1.1 Midas/Civil 模型与 Ansys 梁单元模型振型模态对比 | 第27-33页 |
3.1.2 Ansys 实体单元模型与梁单元模型振型模态对比 | 第33-35页 |
3.2 参数敏感性 | 第35-38页 |
3.2.1 不同曲率半径对自振频率的影响 | 第35-37页 |
3.2.2 不同墩高对自振频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4 高墩多跨曲线连续刚构桥的动态时程分析 | 第40-54页 |
4.1 加速度时程输入方法 | 第40-41页 |
4.2 不同激励方向下的地震响应 | 第41-52页 |
4.2.1 纵向激励 | 第42-46页 |
4.2.2 横向激励 | 第46-51页 |
4.2.3 多维激励 | 第51-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5 最不利激励方向下参数敏感性 | 第54-71页 |
5.1 曲率半径对地震反应的敏感性分析 | 第54-62页 |
5.1.1 横向激励 | 第54-58页 |
5.1.2 纵向激励 | 第58-62页 |
5.2 墩高对地震反应的敏感性分析 | 第62-69页 |
5.2.1 横向激励 | 第62-65页 |
5.2.2 纵向激励 | 第65-6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结论 | 第71-72页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