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燮诗学创作论研究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6-12页 |
第一章 创作主体之“原”——“才、胆、识、力” | 第12-30页 |
第一节 “识”与“胸襟” | 第12-19页 |
一、“识”与“胸襟”的具体内涵 | 第12-14页 |
二、“识”、“胸襟”与“志” | 第14-19页 |
第三节 “面目”与“才、胆、力” | 第19-30页 |
一、“才、胆、力”的具体内涵 | 第19-25页 |
二、叶燮的风格观 | 第25-30页 |
第二章 创作客体之“原”——“理、事、情” | 第30-44页 |
第一节 “表天地万物”——“事”的客体观 | 第30-35页 |
一、“事”与“理”、“情” | 第30-32页 |
二、“事”与“法”、“气” | 第32-35页 |
第二节 “想象以为事”——“事”的主体观 | 第35-44页 |
一、中西文论中的“想象”之“事” | 第35-37页 |
二、叶燮诗学中“事”的主体性 | 第37-44页 |
第三章 诗法论之“原”——“死法”与“活法” | 第44-58页 |
第一节 “死法”之“诗可学乎” | 第44-50页 |
一、“死法”与“诗可学乎”的内涵 | 第44-45页 |
二、“诗之材”与“诗之采”的可法性 | 第45-50页 |
第二节 “活法”与反对复古主义 | 第50-58页 |
一、复古派的“法” | 第51-53页 |
二、叶燮之“活法” | 第53-55页 |
三、活法与时代 | 第55-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