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梯级水库群水质及藻类监测和强制水体循环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地表水源水质概况第9-11页
        1.1.1 地表水源水质现状第9页
        1.1.2 地表水源水质污染特征第9-11页
    1.2 藻类与水体富营养化第11-20页
        1.2.1 浮游藻类的概念和组成第11-12页
        1.2.2 影响藻类生长的因素第12-13页
        1.2.3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和危害第13页
        1.2.4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第13-17页
        1.2.5 原位控藻技术与方法第17-20页
    1.3 课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1.3.1 课题意义第20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2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21-26页
    2.1 梯级水库群概况第21-23页
        2.1.1 西丽水库概况第21-22页
        2.1.2 铁岗水库概况第22-23页
        2.1.3 石岩水库概况第23页
    2.2 人工湖概况第23-24页
    2.3 监测指标和分析方法第24-26页
        2.3.1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第24页
        2.3.2 主要水质指标及检测方法第24页
        2.3.3 藻类检测和种属鉴定第24-26页
第3章 水质及藻类监测结果分析第26-45页
    3.1 水质结果分析第26-33页
        3.1.1 水温第26-27页
        3.1.2 透明度第27页
        3.1.3 溶解氧第27-29页
        3.1.4 营养盐第29-33页
    3.2 藻类年际动态变化第33-37页
        3.2.1 总叶绿素 a 的年际动态第33-34页
        3.2.2 藻类优势类群演替第34-37页
    3.3 藻类生长影响因素分析第37-41页
        3.3.1 水温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第37-38页
        3.3.2 营养盐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第38-41页
    3.4 水库群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第41-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强制水体循环技术研究第45-64页
    4.1 强制水体循环装置设计第45-47页
        4.1.1 装置总体设计思路第45页
        4.1.2 装置搭建第45-47页
        4.1.3 装置整体效果第47页
    4.2 装置工况优化第47-57页
        4.2.1 人工湖水质监测结果分析第48-50页
        4.2.2 最佳试验功率确定第50-54页
        4.2.3 最佳试验叶轮尺寸确定第54-57页
    4.3 最佳运行工况的确定第57-61页
    4.4 装置连续运行效果分析第61-62页
        4.4.1 对水体富氧效果分析第61页
        4.4.2 对水体藻类的影响第61-62页
        4.4.3 对水体其他水质指标的影响第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结论与建议第64-66页
    结论第64-65页
    建议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开征生态税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碳排放权政府配置中的审计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