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3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3-14页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13页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第14-15页
2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相关概述第15-23页
    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述第15-17页
        2.1.1 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第15页
        2.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第15-17页
    2.2 文化认同的概述第17-19页
        2.2.1 文化认同的内涵第17-18页
        2.2.2 文化认同的表现第18-19页
        2.2.3 文化认同的特点第19页
    2.3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重要性第19-23页
        2.3.1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在需要第19-20页
        2.3.2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第20-21页
        2.3.3 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第21-23页
3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相关理论第23-27页
    3.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化理论第23-24页
    3.2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第24-25页
    3.3 西方文化认同相关理论第25-27页
4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现状第27-46页
    4.1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积极表现第28-33页
        4.1.1 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有所了解第28-30页
        4.1.2 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情感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度第30-31页
        4.1.3 大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较为积极第31-32页
        4.1.4 大学生能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目的第32-33页
    4.2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目前存在的问题第33-41页
        4.2.1 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3-36页
        4.2.2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情感态度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6-37页
        4.2.3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行为认同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7-38页
        4.2.4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目的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8-41页
    4.3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第41-46页
        4.3.1 客观环境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第42页
        4.3.2 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第42-43页
        4.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第43-44页
        4.3.4 文化传播方式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第44-46页
5 强化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对策第46-51页
    5.1 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第46页
        5.1.1 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方式第46页
        5.1.2 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第46页
    5.2 培养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第46-49页
        5.2.1 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特点设置一些相关课程第47页
        5.2.2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第47-48页
        5.2.3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第48-49页
    5.3 优化学生文化选择环境第49-51页
        5.3.1 家庭要重视对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第49页
        5.3.2 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监管第49-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附录第56-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教育全科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素养的调查研究--以C市为例
下一篇:英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实践取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