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分组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2-24页
    1.1 研究缘起第12-13页
        1.1.1 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第12页
        1.1.2 现代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第12页
        1.1.3 符合现阶段的研究宗旨第12-13页
        1.1.4 当前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分组研究中还存在不足第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5页
        1.2.1 理论意义第13-14页
        1.2.2 实践意义第14-15页
    1.3 文献综述第15-20页
        1.3.1 分组教学的基本观点第15-17页
        1.3.2 分组教学的基本类型第17-19页
        1.3.3 分组教学的基本方法第19-20页
        1.3.4 初中思想品德课分组教学相关研究的总结与启示第20页
    1.4 核心概念界定第20-21页
    1.5 研究设计第21-24页
        1.5.1 研究目的第21-22页
        1.5.2 研究思路第22页
        1.5.3 研究方法第22-24页
2 分组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实际状况概述第24-39页
    2.1 分组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第24-32页
        2.1.1 分组教学已被教师广泛采纳第25-27页
        2.1.2 教师对于分组教学的认识不够全面第27-29页
        2.1.3 分组教学受到学生普遍认可和接受第29-32页
    2.2 初中思想品德课分组教学取得的成效第32-35页
        2.2.1 丰富教学互动理论,充分拓展教学资源第32-33页
        2.2.2 对学生的评价更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第33-34页
        2.2.3 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教师让位意识第34-35页
    2.3 初中思想品德课分组教学存在的不足第35-39页
        2.3.1 分组教学流于形式缺乏实质第35-37页
        2.3.2 学生参与机会不均等第37页
        2.3.3 教师未发挥导向作用第37-39页
3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分组教学应用所存在的问题第39-46页
    3.1 学生层面所存在的问题第39-41页
        3.1.1 缺乏合作意识第39页
        3.1.2 学习动机不强第39-41页
    3.2 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第41-44页
        3.2.1 教师对思想品德教学和分组教学的理解不够深入第41-43页
        3.2.2 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效果有限第43-44页
    3.3 学校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第44-46页
        3.3.1 教学评估不科学第44-45页
        3.3.2 分组教学实施条件受限制第45-46页
4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分组教学应用效率的措施第46-55页
    4.1 针对学生方面应该做出的改变第46-48页
        4.1.1 提升责任意识,培养合作意识第46页
        4.1.2 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性第46-47页
        4.1.3 鼓励和培养初中学生的“好奇心”第47页
        4.1.4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及组员和组长的培训第47-48页
    4.2 教师方面应该做出的改变第48-52页
        4.2.1 教师应该加强教学指导第48-50页
        4.2.2 以高效为目的进行分组教学设计第50-52页
        4.2.3 规范分组,高效教学第52页
    4.3 学校方面应该做出的改变第52-55页
        4.3.1 完善评价内容第53页
        4.3.2 创建高效的评价方法第53页
        4.3.3 师资培训第53-55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5.1 结论第55-56页
    5.2 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录第61-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空观念培养研究
下一篇:论支架式教学培养农村中学高中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