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主客图》之瑰奇美丽派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9-11页 |
三、本论题研究重点与创新 | 第11-12页 |
第一章 《诗人主客图》与瑰奇美丽派 | 第12-26页 |
第一节 张为与《诗人主客图》 | 第12-16页 |
一、张为的生平、诗歌创作及交游 | 第12-14页 |
二、《诗人主客图》体现的张为的文学思想 | 第14-16页 |
第二节 《诗人主客图》的文本形式 | 第16-19页 |
一、由“体”到“派” | 第16-17页 |
二、“主客论诗”形式的形成 | 第17-18页 |
三、从秀句到句图 | 第18-19页 |
第三节 《诗人主客图》六派简述 | 第19-22页 |
一、唐前及唐代的流派划分 | 第20-21页 |
二、张为所分之流派 | 第21-22页 |
第四节 《诗人主客图》之瑰奇美丽派 | 第22-26页 |
一、“瑰奇美丽”风格论 | 第22-24页 |
二、瑰奇美丽派的组成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瑰奇美丽主武元衡与上入室刘禹锡 | 第26-38页 |
第一节 武元衡何以为“瑰奇美丽主” | 第26-30页 |
一、不拘一格的诗歌内容 | 第26-28页 |
二、瑰奇美丽的诗歌风格 | 第28-29页 |
三、政治地位的影响 | 第29-30页 |
第二节 上入室刘禹锡 | 第30-35页 |
一、中晚唐诗坛中的刘禹锡 | 第30-32页 |
二、盛唐遗意中的独创新变 | 第32-33页 |
三、雄奇清丽之风格 | 第33-35页 |
第三节 武元衡与刘禹锡之主客关系推论 | 第35-38页 |
第三章 入室曹唐与升堂许浑 | 第38-48页 |
第一节 入室曹唐 | 第38-41页 |
一、造景之富丽 | 第39-40页 |
二、想象之神奇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升堂许浑 | 第41-48页 |
一、雄奇的诗歌特点——许浑的时政诗和怀古诗 | 第42-44页 |
二、清奇的诗歌风格——许浑的送别诗和隐逸诗 | 第44-48页 |
第四章 入室赵嘏与及门雍陶 | 第48-56页 |
第一节 入室赵嘏 | 第48-52页 |
一、感伤清丽的风格 | 第48-50页 |
二、尚“奇”的倾向 | 第50-52页 |
第二节 及门雍陶 | 第52-56页 |
一、求味求奇的审美追求 | 第52-53页 |
二、清丽幽寂的诗歌风格 | 第53-56页 |
第五章 升堂陈羽、及门章孝标和本派其他诗人 | 第56-62页 |
第一节 升堂陈羽 | 第56-57页 |
第二节 及门章孝标 | 第57-59页 |
第三节 本派其他诗人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