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庄子》“三言”论“道”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目录第5-6页
引言第6-8页
1 “三言”:《庄子》独特的话语方式第8-15页
    1.1 “三言”的文本解读与话语特点第8-11页
    1.2 “三言”的所占比例及关系第11-12页
        1.2.1 “三言”各自所占的比例第11-12页
        1.2.2 “三言”之间的关系第12页
    1.3 《庄子》使用“三言”原因蠡测第12-15页
        1.3.1 客观原因—“以天下为沉浊,不可语庄语”第12-13页
        1.3.2 主观原因—谋取话语权,建立自己的言说规矩第13-15页
2 寓言论“道”第15-21页
    2.1 “不言之辩”:《庄子》寓言论“道”的独特话语第15-17页
    2.2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寓言悟“道”的不二法门第17-18页
    2.3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庄子》寓言论“道”的“形而上”意味第18-21页
3 重言论“道”第21-29页
    3.1 “耆艾”之言:《庄子》寓言论“道”的言说策略第21-23页
    3.2 对话:《庄子》重言论“道”的话语形态第23-25页
    3.3 “天乐”:《庄子》重言论“道”话语的音乐属性第25-29页
4 卮言论“道”第29-36页
    4.1 “和以天倪”:《庄子》卮言论“道”的齐物特性第29-31页
    4.2 “正言若反”:《庄子》卮言论“道”的言说意味第31-34页
    4.3 “始卒若环”:《庄子》卮言论“道”的话语结构第34-36页
结语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致谢第40-41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诗人主客图》之瑰奇美丽派研究
下一篇:《诗经·唐风》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