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王铚及其诗文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8页
绪论第8-12页
    一、 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第8-9页
    二、 研究综述第9-11页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1-12页
第一章 生平及著述考第12-22页
    第一节 生平考述第12-14页
        一、 生平概述第12-13页
        二、 生年考辨第13-14页
    第二节 著作考述第14-22页
        一、 现存著作简述第14-15页
        二、 佚失著作简介第15-16页
        三、 《国老谈苑》作者辨证第16-20页
        四、 伪书相关第20-22页
第二章 文学思想第22-34页
    第一节 王铚的诗歌创作思想第22-26页
        一、 注重比兴象征第22-24页
        二、 追求“真情”第24-25页
        三、 扫除“遗意”第25-26页
    第二节 王铚的骈文创作思想第26-34页
        一、 切语境,助深思第28-31页
            (一)选裁精当、切合语境第29-30页
            (二)生熟相对、浅深相应第30-31页
            (三)突出见解、“助发意思”第31页
        二、 尚气骨,重格局第31-32页
        三、 严声律,究韵辙第32-34页
第三章 王铚诗歌研究第34-50页
    第一节 诗歌内容分析第34-46页
        一、 兴寄感怀,抒写性情第35-39页
        二、 寓情山水,吟咏景色第39-40页
        三、 交游赠答,往来唱和第40-44页
            (一)离情别意第40-42页
            (二)酬朋和友第42-44页
        四、 描摹物态,以“我”观物第44-46页
    第二节 诗歌特色第46-50页
        一、 题兼诗序,喜用组诗第46-47页
        二、 精于炼字第47页
        三、 景语清丽,情语动人第47-50页
第四章 王铚文研究第50-66页
    第一节 《默记》研究第50-59页
        一、 《默记》的版本与内容第50-53页
            (一)版本与著录情况第50-51页
            (二)内容分类第51-53页
        二、 《默记》的史料来源及文献价值第53-55页
            (一)作者亲历第54页
            (二)他人转述第54-55页
            (三)转录他书第55页
        三、 《默记》的特点第55-59页
            (一)录事随性第55页
            (二)内容丰富第55-56页
            (三)记事详尽第56-57页
            (四)长于评论第57-58页
            (五)涉于语怪第58-59页
    第二节 王铚单篇文章研究第59-66页
        一、 论说体:逻辑缜密第59-60页
        二、 杂记体:寓理于事第60-63页
            (一)言辞华美,状景如画第60-61页
            (二)善于用典,长于考据第61-62页
            (三)寓理于事,抒发胸臆第62-63页
        三、 序跋体:论事详尽第63-64页
            (一)书序第63-64页
            (二)题跋第64页
        四、 传记体:善于烘托第64-66页
结语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第72-73页
后记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回归传统文化守望精神家园--论施济美小说
下一篇:《诗人主客图》之瑰奇美丽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