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27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22页 |
1.3.1“BIM”发展历程 | 第13页 |
1.3.2 BIM标准国内外现状 | 第13-16页 |
1.3.3 BIM在建筑开发不同阶段的相关研究 | 第16-21页 |
1.3.4 文献评述与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21-22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2-27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3-27页 |
2 信息管理与项目进度管理 | 第27-33页 |
2.1 信息相关介绍 | 第27-29页 |
2.1.1 信息和数据 | 第27页 |
2.1.2 信息流 | 第27-28页 |
2.1.3 信息流理论 | 第28-29页 |
2.2 项目进度管理方法 | 第29-32页 |
2.2.1 项目进度管理与计划的关系 | 第29-30页 |
2.2.2 计划常用工具和技术 | 第30-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项目全景计划通用任务模型 | 第33-79页 |
3.1 项目全景计划通用任务模型的建立 | 第33-42页 |
3.1.1 暖通专业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任务项 | 第33-35页 |
3.1.2 通用任务模型的任务项清单 | 第35-40页 |
3.1.3 通用任务模型的任务关联部门 | 第40-42页 |
3.2 项目全景计划通用任务模型的问卷调研 | 第42-49页 |
3.2.1 调研方法的确定 | 第42-43页 |
3.2.2 问卷调研的设计 | 第43-48页 |
3.2.3 问卷调查分析 | 第48-49页 |
3.3 项目全景计划通用任务模型的修订 | 第49-57页 |
3.3.1 通用任务模型的任务项清单修订 | 第49-52页 |
3.3.2 通用任务模型的任务项等级标定 | 第52-53页 |
3.3.3 通用任务模型的修订稿 | 第53-57页 |
3.4 暖通专业在项目全景计划通用任务模型中的子模型 | 第57-77页 |
3.4.1 暖通专业设计在通用任务模型中的子模型 | 第57-61页 |
3.4.2 暖通专业施工在通用任务模型中的子模型 | 第61-7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4 项目全景计划通用信息流模型 | 第79-105页 |
4.1 任务项间的逻辑关系和需求信息 | 第79-85页 |
4.1.1 任务项间的逻辑关系 | 第79-82页 |
4.1.2 模型需求信息收集和分类 | 第82-85页 |
4.2 建模技术的选择和修改 | 第85-90页 |
4.2.1 建模技术的对比和评价 | 第85-90页 |
4.2.2 建模技术的修改 | 第90页 |
4.3 建立项目全景计划通用信息流模型 | 第90-94页 |
4.3.1 通用信息流模型示例 | 第90-94页 |
4.3.2 暖通专业在项目全景计划通用信息流模型中的讨论 | 第94页 |
4.4 项目全景计划通用信息流模型优化计算 | 第94-104页 |
4.4.1 设计结构矩阵技术(DSM) | 第95-96页 |
4.4.2 模型优化过程 | 第96-10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5 项目进度预测方法研究 | 第105-121页 |
5.1 项目进度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第105-107页 |
5.1.1 项目进度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第105-106页 |
5.1.2 不确定性系统研究方法分析 | 第106-107页 |
5.2 灰色预测方法研究 | 第107-112页 |
5.2.1 灰色预测模型的选择 | 第107-111页 |
5.2.2 灰色系统预测方法的选择 | 第111-112页 |
5.3 项目任务进度预测模型 | 第112-120页 |
5.3.1 原始数据的处理 | 第112-114页 |
5.3.2 任务项预测模型 | 第114-117页 |
5.3.3 需求预测模型 | 第117-12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6 项目进度协调方法研究 | 第121-137页 |
6.1 项目进度协调的简述 | 第121-123页 |
6.1.1 项目进度协调的现状 | 第121-122页 |
6.1.2 项目进度协调的决策机制 | 第122页 |
6.1.3 项目进度协调的整体思路 | 第122-123页 |
6.2 项目进度协调的数学模型及验证 | 第123-136页 |
6.2.1 项目进度协调的数学模型 | 第123-127页 |
6.2.2 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的选择 | 第127-136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36-137页 |
7 模型和进度管理方法的应用与实证 | 第137-161页 |
7.1 示范工程项目介绍 | 第137-140页 |
7.1.1 示范工程项目属性 | 第137-139页 |
7.1.2 示范工程的进度管理方案 | 第139-140页 |
7.2 示范工程项目全景计划模型的建立 | 第140-148页 |
7.2.1 项目分解结构 | 第140-141页 |
7.2.2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 第141-142页 |
7.2.3 项目全景计划模型 | 第142-145页 |
7.2.4 制定进度计划 | 第145-148页 |
7.3 项目进度管理方法应用 | 第148-159页 |
7.3.1 项目进度数据的收集 | 第148-150页 |
7.3.2 项目进度预测方法应用 | 第150-152页 |
7.3.3 项目进度协调方法应用 | 第152-159页 |
7.4 示范工程应用效果 | 第159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59-161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61-165页 |
8.1 结论 | 第161-162页 |
8.2 创新点 | 第162-163页 |
8.3 展望 | 第163-165页 |
致谢 | 第165-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167-179页 |
附录 | 第179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79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1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