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运输方式竞争的高速铁路票价制定方法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2章 高速铁路的定价分析 | 第19-31页 |
2.1 运输价格的定义及特点 | 第19-20页 |
2.1.1 运输价格的定义 | 第19页 |
2.1.2 运输价格的特点 | 第19-20页 |
2.2 高速铁路运输价格研究 | 第20-25页 |
2.2.1 高速铁路运输产品的构成 | 第20-21页 |
2.2.2 高速铁路运价的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2.2.3 高铁定价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2.3 主要高铁国家票价体系分析 | 第25-30页 |
2.3.1 国外主要高铁国家票价体系及特点 | 第25-28页 |
2.3.2 我国高速铁路定价现状 | 第28-29页 |
2.3.3 我国高铁定价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高速铁路市场竞争力研究 | 第31-47页 |
3.1 高速铁路技术经济优势 | 第31-33页 |
3.2 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研究 | 第33-35页 |
3.2.1 旅客出行过程分析 | 第33-34页 |
3.2.2 影响旅客出行方式选择因素分析 | 第34-35页 |
3.3 运输通道内不同运输方式竞争模型 | 第35-46页 |
3.3.1 常用的竞争模型 | 第35-36页 |
3.3.2 效用函数的确定 | 第36-40页 |
3.3.3 高速铁路竞争主体研究 | 第40-41页 |
3.3.4 算例分析 | 第41-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市场条件下高速铁路票价优化分析 | 第47-62页 |
4.1 旅客票价与客运收入、运量之间的关系 | 第47-48页 |
4.1.1 旅客票价与客运收入的关系 | 第47-48页 |
4.1.2 旅客票价与运量的关系 | 第48页 |
4.2 高速铁路票价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48-56页 |
4.2.1 用户均衡配流理论 | 第48-49页 |
4.2.2 双层规划的应用 | 第49-50页 |
4.2.3 高速铁路票价双层规划模型 | 第50-56页 |
4.3 票价优化模型求解算法 | 第56-61页 |
4.3.1 常用求解算法 | 第56-57页 |
4.3.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57-59页 |
4.3.3 基于改进粒子群的双层迭代算法 | 第59-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成渝高铁票价实例研究 | 第62-75页 |
5.1 成渝高速铁路介绍 | 第62-64页 |
5.1.1 成渝高铁的建设现状 | 第62页 |
5.1.2 成渝高铁开通的影响 | 第62-63页 |
5.1.3 确定成渝高铁竞争主体 | 第63-64页 |
5.2 基于市场竞争的成渝高铁票价制定实例分析 | 第64-73页 |
5.2.1 广义费用函数服务属性的标定 | 第64-67页 |
5.2.2 成渝高铁不同阶段最优票价的计算 | 第67-70页 |
5.2.3 成渝高铁不同票价对铁路系统效益影响 | 第70-72页 |
5.2.4 计算的合理性及局限性分析 | 第72-73页 |
5.3 高速铁路定价建议 | 第73-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