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神经系肿瘤论文--颅内肿瘤及脑肿瘤论文

NFAT1调控的IL6/IL6R信号通路对胶质瘤生长和侵袭作用研究

摘要第4-12页
Abstract第12-20页
英文缩略语第21-26页
第一部分 IL6、IL6R在胶质瘤不同分子分型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第26-44页
    1 前言第26-2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7-34页
        2.1 实验材料第27-29页
            2.1.1 胶质瘤细胞系和患者来源胶质瘤干细胞提取及培养试剂第27-28页
            2.1.2 免疫荧光相关试剂和材料第28页
            2.1.3 蛋白免疫印迹相关试剂和材料第28-29页
            2.1.4 RNA提取及荧光定量PCR试剂第29页
        2.2 实验方法第29-34页
            2.2.1 生物信息学检测胶质瘤中IL6、IL6R的表达、预后意义第29页
            2.2.2 胶质瘤细胞培养第29页
            2.2.3 患者来源胶质瘤干细胞提取及培养第29-30页
            2.2.4 患者来源胶质瘤干细胞的鉴定第30-33页
            2.2.5 患者来源胶质瘤干细胞中IL6、IL6R的表达第33-34页
    3 结果第34-41页
        3.1 在TCGA胶质母细胞瘤数据库中,间质型IL6、IL6R的表达最高第34-35页
        3.2 在TCGA胶质瘤数据库中,IDH野生型IL6、IL6R的表达高于突变型第35-36页
        3.3 在TCGA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Rembrandt胶质瘤数据库中,IL6、IL6R的表达均具有预后意义第36-37页
        3.4 患者来源胶质瘤干细胞的鉴定和分型第37-39页
            3.4.1 胶质瘤干细胞的鉴定第37-39页
            3.4.2 胶质瘤干细胞的分型第39页
        3.5 IL6、IL6R在间质型患者来源胶质瘤干细胞中表达最高第39-40页
        3.6 胶质瘤细胞系中IL6R的表达第40-41页
    4 讨论第41-43页
    5 结论第43-44页
第二部分 IL6R对胶质瘤增殖、侵袭、凋亡的调控和介导IL6的促进胶质瘤作用第44-65页
    1 前言第44-4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5-50页
        2.1 实验材料第45-46页
            2.1.1 胶质瘤细胞系及培养试剂第45页
            2.1.2 慢病毒及感染试剂第45页
            2.1.3 细胞功能学实验相关试剂和材料第45-46页
            2.1.4 免疫组化相关试剂和材料第46页
            2.1.5 蛋白免疫印迹、qPCR相关试剂和材料同第一部分第46页
            2.1.6 实验动物第46页
        2.2 实验方法第46-50页
            2.2.1 细胞培养第46页
            2.2.2 慢病毒感染第46-47页
            2.2.3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第47页
            2.2.4 qPCR实验第47页
            2.2.5 细胞活性检测第47页
            2.2.6 集落形成实验第47页
            2.2.7 细胞划痕实验第47-48页
            2.2.8 神经球形成实验第48页
            2.2.9 Transwell实验第48页
            2.2.10 Tunel凋亡检测第48-49页
            2.2.11 免疫组化第49页
            2.2.12 HE染色第49页
            2.2.13 裸鼠皮下成瘤实验第49-50页
            2.2.14 裸鼠颅内成瘤实验第50页
    3 结果第50-62页
        3.1 IL6R稳定过表达和沉默胶质瘤细胞的构建第50-51页
        3.2 IL6R对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的调控第51-54页
        3.3 IL6R对胶质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调控第54-55页
        3.4 IL6R对胶质瘤凋亡的调控第55-56页
        3.5 IL6R对肿瘤发生的调控第56-59页
        3.6 IL6R介导IL6体外刺激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调控第59-61页
        3.7 IL6R介导IL6体外刺激对胶质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调控第61页
        3.8 IL6R介导IL6体外刺激对胶质瘤细胞凋亡的调控第61-62页
    4 讨论第62-64页
    5 结论第64-65页
第三部分 NFAT1调控IL6、IL6R的表达第65-77页
    1 前言第65-6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66-70页
        2.1 实验材料第66-67页
            2.1.1 胶质瘤细胞培养、蛋白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及qPCR相关试剂和材料第66页
            2.1.2 慢病毒及感染试剂第66页
            2.1.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第66页
            2.1.4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第66页
            2.1.5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第66-67页
            2.1.6 实验动物第67页
        2.2 实验方法第67-70页
            2.2.1 胶质瘤细胞培养、蛋白免疫印迹、免疫荧光、qPCR等方法均同论文第一部分第67页
            2.2.2 慢病毒感染同论文第二部分第67页
            2.2.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第67-68页
            2.2.4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第68页
            2.2.5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第68-69页
            2.2.6 裸鼠皮下成瘤第69页
            2.2.7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9-70页
    3 结果第70-75页
        3.1 TCGA胶质瘤数据库中IL6、IL6R与NFAT1表达的相关性第70页
        3.2 NFAT1调控胶质瘤细胞中IL6、IL6R的表达第70-72页
        3.3 NFAT1直接参与IL6、IL6R的转录调控第72-74页
        3.4 NFAT1调控肿瘤的发生第74-75页
    4 讨论第75-76页
    5 结论第76-77页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6页
综述第86-99页
    参考文献第92-9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9-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个人简历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咪达唑仑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ARL2通过下调AXL抑制胶质瘤增殖、侵袭和体内成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