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9页 |
1.4.1 生态语言学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4.2 当代汉语中的“词语模词语”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3 当代汉语“词语模词语”的生态语言学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19-21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5.2 语料来源 | 第19-21页 |
第2章 当代汉语“词语模词语”概说 | 第21-34页 |
2.1 当代汉语“词语模词语”的定义 | 第21-22页 |
2.2 当代汉语“词语模词语”的类型 | 第22-26页 |
2.3 当代汉语“词语模词语”的特征 | 第26-34页 |
2.3.1 音节数量特征 | 第27-28页 |
2.3.2 结构类型特征 | 第28-29页 |
2.3.3 词性类别特征 | 第29-30页 |
2.3.4 构成材料特征 | 第30-31页 |
2.3.5 词群化特征 | 第31-32页 |
2.3.6 来源领域特征 | 第32-34页 |
第3章 从生态语言学看“词语模词语”的生态特点 | 第34-52页 |
3.1 生态语言学的定义 | 第34-36页 |
3.2 语言生态系统及其与“词语模词语”的关联 | 第36-38页 |
3.3 生态语言学的语言全息论 | 第38-40页 |
3.4 “词语模词语”的生态特点 | 第40-52页 |
3.4.1 “词语模词语”的生理态 | 第40-45页 |
3.4.2 “词语模词语”的生命态 | 第45-47页 |
3.4.3 “词语模词语”的生存态 | 第47-52页 |
第4章 从“词语模词语”看其反映的生态观 | 第52-58页 |
4.1 “词语模词语”反映的社会生态观 | 第52-53页 |
4.2 “词语模词语”反映的文化生态观 | 第53-55页 |
4.3 “词语模词语”反映的自然生态观 | 第55-58页 |
第5章 “云XX”词族的生态个案分析 | 第58-63页 |
5.1 “云XX”格式体现了语言多样性 | 第58-61页 |
5.1.1 “X”的多样性 | 第58-59页 |
5.1.2 “云”的多样性 | 第59-61页 |
5.2 “云XX”格式反映的语言生态特点 | 第61-63页 |
结语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附录 | 第73-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