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 1.2 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 1.2.1 对外汉语教学汉字教学的研究 | 第11-12页 |
| 1.2.2 国内语文汉字教学方法的研究 | 第12-13页 |
| 1.2.3 国内小学汉字教学方法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对比研究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汉字的主要教学模式 | 第14-17页 |
| 2.1 集中识字 | 第14-15页 |
| 2.2 分散识字 | 第15-17页 |
| 第三章 国内第一学段与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汉字教学方法的对比 | 第17-21页 |
| 3.1 汉字教学方法的相同之处 | 第17-19页 |
| 3.1.1 利用部件进行汉字教学 | 第17-18页 |
| 3.1.2 利用汉字理论进行教学 | 第18页 |
| 3.1.3 利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 | 第18-19页 |
| 3.2 汉字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 | 第19-21页 |
| 3.2.1 汉字认读与汉字书写的教学顺序不同 | 第19页 |
| 3.2.2 教学方法侧重点不同 | 第19-21页 |
| 第四章国内第一学段与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汉字教学内容的对比 | 第21-28页 |
| 4.1 教学内容的相同之处 | 第21-24页 |
| 4.1.1 教学内容都包括汉字基础知识 | 第21-24页 |
| 4.1.2 都包括一定数量的汉字 | 第24页 |
| 4.2 教学内容的不同之处 | 第24-28页 |
| 第五章 问卷调查及学习者的偏误对比分析 | 第28-37页 |
| 5.1 关于留学生和国内学生汉字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 | 第28-32页 |
| 5.1.1 调查目的 | 第28-29页 |
| 5.1.2 调查方法 | 第29页 |
| 5.1.3 调查对象 | 第29页 |
| 5.1.4 调查内容 | 第29-32页 |
| 5.2 学习者的主要偏误对比分析 | 第32-37页 |
| 5.2.1 汉字字音的主要偏误对比分析 | 第32-34页 |
| 5.2.2 汉字书写的主要偏误对比分析 | 第34-35页 |
| 5.2.3 汉字字义理解的主要偏误对比分析 | 第35-37页 |
| 第六章 国内第一学段给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汉字教学的启示 | 第37-40页 |
| 6.1 单独开设汉字课,兼顾综合课等课程的教学 | 第37-38页 |
| 6.2 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 第38页 |
| 6.3 编写针对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汉字学习的教材 | 第38页 |
| 6.4 增强汉字教学的趣味性 | 第38-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附录 | 第43-51页 |
| 致谢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