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教师即研究者”视野下教师教学行为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一、研究的背景第11页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2-15页
        一、“教师即研究者”相关文献综述第12-14页
        二、“教学行为”相关文献综述第14-15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第15页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第15-17页
        一、文献分析法第15页
        二、问卷调查法第15页
        三、访谈法第15-16页
        四、课堂观察法第16-17页
第二章 对“教师即研究者”理论及教师教学行为的认识第17-27页
    第一节 “教师即研究者”理论的基本观点第17-23页
        一、“教师即研究者”的探源第17-19页
        二、“教育即研究者”的基本特征第19页
        三、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可行性第19-21页
        四、“教师即研究者”理论的现实意义第21-23页
    第二节 教师教学行为分析第23-27页
        一、教师教学行为的界定第23页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分类第23-25页
        三、教师成为研究者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出的要求第25-27页
第三章 调查设计与实施第27-32页
    第一节 调查设计第27-30页
        一、研究范围及对象的确定第27页
        二、研究维度的设定第27-28页
        三、问卷的编制及访谈提纲的编制第28-30页
    第二节 调查实施第30-32页
        一、问卷调查的实施第30页
        二、访谈调查的实施第30-32页
第四章 教师教学行为的调查结果分析第32-49页
    第一节 调查数据分析第32-44页
        一、课前准备行为第32-34页
        二、课堂实施行为第34-37页
        三、课后评价行为第37-38页
        四、教师研究行为第38-44页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第44-49页
        一、课前准备行为第44-45页
        二、课堂实施行为第45-46页
        三、课后评价行为第46页
        四、教师研究行为第46-49页
第五章 教师在实施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第49-54页
    第一节 技术经验型教学倾向重第49-50页
    第二节 课后评价和反思重视不够第50页
    第三节 教师的知识更新跟不上时代需求第50-51页
    第四节 教育研究的意识淡薄第51页
    第五节 教师自身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第51-52页
    第六节 制度保障不足第52-54页
第六章 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效果的策略第54-62页
    第一节 增强“教学即研究者”思维意识第54-55页
    第二节 增强教师研究的主动性第55页
    第三节 教师研究应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第55-56页
    第四节 教师研究应增强持续性第56-57页
    第五节 注重开展校本培训第57-58页
    第六节 适当课中反思第58-59页
    第七节 评价行为更加完整第59-60页
    第八节 谨慎给予制度保障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附录第65-73页
后记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比较研究
下一篇:国内第一学段与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汉字教学对比研究